网文作者进入文化产业竟然做了辣么多市场调查——社调心机鬼的自白

我受邀维慕邀请,录了播客《作家咖啡馆》的一期节目。

图片

播客里,我跟维慕聊了好多我在写作过程中做过的调查。被别人采访我才察觉,我真是个心机鬼啊,暗戳戳地调查这个调查那个。做决策之前若没好好调查,我就不甘心。所以我索性把播客的内容梳理一下写在这里,也许其他人也好奇幕后故事呢,嘿嘿。

出道背景、平台选择

最初我怎么会想起写小说呢?

我那时候没工作,找到的对口工作都钱少活多离家远,只要饿不死我就懒得去上班。

突然有一天就觉得我能写,选题应该有人看(《两个人的晚餐》,以生命、食物、疗愈为主题)然后我就开始做市场调查了……

(心机鬼出场,drum roll…)

我以前没看过网文,啥平台账号我都没有,连读者都不算。

我先看看各个平台的首页都是什么内容的作品,琢磨一下这些作品的目标市场是谁。

一出手,直接pass起点,他们推的内容都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接下来在晋江和豆瓣阅读之间选。

晋江牌子很老,首页密密麻麻的,一次能呈现的作品量很大。

单纯首页作品量大也不能说明问题,它基数也大。

作者分配到的市场资源未必更多。

豆瓣阅读当时都默认要签独家代理合约,我也不想因为合约的缘故把我困在哪个平台。

(现在豆瓣阅读有非独家合约,平台提供发表空间,不做营销。)

我想找中文博客平台,基本都找不到了,只剩了豆瓣日记。

晋江不需要签约,我就同步在豆瓣日记和晋江更新,让这俩平台互为实验组参照组

这个测试主要为了测试供给需求的匹配度。


文化产品也是商品,也讲supply demand。

平台类似零售商,不同平台会有自己的侧重市场。

平台的供给会给消费者建立市场期望。

好比人人都知道苏宁是卖家电的,就不会跑到苏宁去买菜。

我得找到适合我的市场摆摊儿。

三个月更新下来,豆瓣日记上一直有人跟我说话,而晋江一个人都没有。

(后来晋江版一完结就被机器爬去给盗版网站供货,详情写在这里

因为豆瓣日记连载有人看,说明这个平台的读者需求和我供给的产品的匹配度最高。

我完结后就把它整理成了单行本,跟豆瓣阅读签了独家合约。

我希望做一个干净的研究样本,用来测试市场。

所以我刻意没告诉亲友团,把作品投放市场后,接受市场经济的毒打。

《两个人的晚餐》在豆阅上架单行本之后,我还做过价格弹性测试

(真是个心机鬼)

当时平台允许作者自行定价。

普遍电子书市场价是4.99元。

我试过5.99,7.99的价格,很明显一提价就会销量减少,说明读者还是对价格很敏感的。

不过也和整体市场价有关,如果其他作品都卖7.99,说不定也不影响利润。

这就进入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

不扯那么多了。

编辑的角色

《两个人的晚餐》是我目前为止作品中最有出息的。

2018年发行至今,卖过纸书版权,有声书,影视版权,还有翻译权。

电子书单行本发表两个月后,豆阅编辑就联系我,问我是否愿意做签约作者。

“签约作者”只是一个统称。

我过去几年跟豆瓣阅读签过好多种合约。

出于保密义务,我不想讲具体合约里的权利义务都是啥。

总得来说,签约作者会配责任编辑,同时会有首页资源倾斜。

有编辑,就有人给我在创作前期辅导;有首页位置,能让作品获得更多的市场曝光,给后期销售铺开管道。

签约的时候我已经在写第二部小说《天涯追梦人》了,这部完结之后,每部作品选题策划我都找编辑商量一下。

编辑和作者参与创作时扮演的角色不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编辑能看到作者察觉不到的盲点。

有些选题策划编辑觉得没市场我就放弃,有些选题编辑觉得很有吸引力那我就继续 。

编辑告诉我叙事节奏太平,我就调整人物对话和事件的韵律。

我一心琢磨创作的时候,旁边有个清醒的人提点,把握我大方向不跑偏,对成品的帮助很大。

实体发行和数字发行对作品的影响

维慕采访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一直很在乎市场。

我作为供货商,为了满足不同媒介的发行模式调整供给内容。

我观察过,读者一般在通勤的路上追更,其次流量波峰在午餐时刻。

写拉力赛的时候,为了赢选票,我要在读者早上出门前更新

一旦错过流量波峰,读者的票就投给别人了。

在数字平台写连载,为了让人追着看,每个章节切断之前我会刻意留悬念。

因为读者能一气呵成读完纸书,我就把连载中的悬念小疙瘩删掉。

所以我的纸书都比电子版字数少。


出版纸书之后,我离作品的距离就更远了,只能远距离观察纸书怎么营销。

现在实体书店式微,但是实体书店对图书成品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书不能太薄,太薄放书店里会被大部头欺负,很难被发现。

书最好也别太厚,新人作者没有慕名而来的读者,读者看一眼厚度就劝退。

出版纸书的门槛大概是十万字,低于十万字都不值得设计封面开机印刷,超过十五万字容易吓跑读者。

现在营销手段都走线上了,B站,小红书,抖音三大平台,编辑给博主送送样书,豆瓣上做几次转发抽奖,这番操作之后若是没借势卖起来,那也只能认命。


维慕问我,出版纸书之后有没有破圈。

我观察过,第一批购买纸书的读者都是最初豆瓣上的读者,读者期望拥有一份物理的纪念品,读了电子版又去买纸书。

后来小红书、B站上读书博主推荐过好几次,有读者跟博主带货购买。

最外围的读者来自电商促销满减,消费者对作品毫不知情,为了满减凑单买我的书塞缝子。

所以我说,我的咖位,是满减凑单作者

第一本书,和后来的书

写作有个“一本书现象”:作者出道既巅峰 。

这个现象在我身上同样适用。

写了第一本之后,下一本的选题是什么,怎么将选题优美地呈现为吸引人的故事,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我一定要做我能写得出来的内容,这看上去是废话。

举个🌰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现在流行的内容,无论是玄幻修仙还是甜宠,我都写不出来。

我想象力有限,只能写得出来我观察到的东西。

我观察玄幻、修仙、甜宠题材的作品靠付费阅读安身。

这类内容虽然占领了流行文化的市场,但是困在亚文化的困境里:每翻一版(电视、电影、游戏……)心甘情愿为下一版氪金的死忠粉越来越少,市场越翻越小。

我的内容没法指望付费阅读赚钱,因为读起来费脑子。

费脑子的内容流量就低 。

但是费脑子的内容生命周期更长,也可以拓展到更广阔的市场。

我做的选题要想有市场竞争力,必须是大众关心的内容,它才有可能从电子书,到纸书,到影视作品,一版又一版突出重围,走入大众视野。

我和年轻父母交流过育儿当中进退两难的困境,所以我抓住朋友圈晒出的甜蜜生活,和鸡飞狗跳的养娃现实,写了《云养娃》。

其实我对它的市场预期很好,没料到出台“双减”,彻底晾凉。

《树欲静》写家庭伦理。

老话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赵成缺回了一句:“家也不是蛮不讲理的地方。”

赵成缺只有十来岁,四两拨千斤,卸掉传统家庭伦理的corner stone。

《树欲静》是读者觉得好看,作者也满意,但是因为大环境没法破圈的内容。

《当爱情遇到房子》融合了广州珠江新城地产发展、旧城改造、城中村拆迁、外来务工者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等等城镇化的细小线索。

这本篇幅比较短。我也没打算写多深入,有深度的内容都写在评论区了。

其实我觉得写得还挺好的。

结果,完结没多久,恒大不争气,暴雷了。

房子成了全国人民的心病。


我衰神,目光所至就是雷点,写啥啥暴雷,对得起我导对我的栽培。

这类作品,生动地记录了社会变革中的私人生活,就算永远卖不掉影视版权我也认命。

写出过好作品,说明我在写作领域有天赋、有运气;没赚来名和利,我没底气挥霍,将来得努力营业,找对方向,让我的生意长大。

那些普通人熟悉不察觉的微小日常,都是我的写作素材。

(以上提到的作品,都可以在豆瓣阅读读到。有些进入会员库了,会员免费读。)

Views: 55

I write and write and write, until I have nothing left.
文章已创建 4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