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主要外道(1)

刚晓法师

一,话题的引出

1,明确这里所指的外道

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外道,通常是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别,中国佛教更有泛泛地解释说,“心遊道外故名外道[1]”,后来人们给演化成了“心外求道是为外道”等,类似说法极多,实在来说,这打击面确实太宽了,把声闻、缘觉也都算成外道了,为了补救,又说这是“内外道[2]”。我们现在只按习惯上说的“佛教之外的其他派别”来说。

在古印度,其实佛教才是外道,因为古印度正统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后来演化出了六个派别: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这在习惯上,被称之为六派哲学。除了这六派之外,都是外道。在古印度,成气候的主要外道有佛教、耆那教、顺世派,称之为异端三派。古印度在相当长时期之内,这九派哲学思想并行传播,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甚至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比如佛教,现在我们都知道佛教中好些观念,象轮回、极微、业力等,其实在此之前的婆罗门教就有,佛教只不过是拿来进行了重新阐释而已。但我们也发现,现存的奥义书,其实里头有一些观念是“抄袭”了佛教的,象“空”。所以我们不能一见现存的奥义书中有某观念,就说是佛教借鉴了婆罗门。

2,与因明相关联

古印度对当时的学问、知识,有一个大致的分类,称为五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当时的各家各派,对于五明,都很重视,比如佛教有“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3]”、“大乘要须于五明处善巧[4]”等的说法,这是贯彻始终的,佛教还明确地说,断所知障就是凭五明来断的[5]。古印度各家各派对五明的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之处仅只是它们都把“内明”界定为自家的理论,但这一区别十分重要,因为内明的不同,进而导致其他四明也是各派有各派的特色,但区别并不十分明显。倒是因明,因为陈那论师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简直可以说是另起炉灶,所以导致了佛教的因明极其特殊。但这里并不详细讨论因明,只说因明和各家各派都有相当充分的交涉、理论,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因明,我们这里介绍一下佛教之外各派的主要观点。

,六派哲学

1,思想源渊

印度河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3世纪。这个年代的判定依据,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发现了哈拉巴遗址、莫亨焦——达罗遗址,这是印度河文明[6]最早的遗址。当时,生活在印度这块地方的是土著人,不过,因为资料的缺乏,只凭有限的遗址发掘,我们还没有办法确定他们思想建构上的文明程度。

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迁徙到了印度河流域。应该来说,当时这儿的土著人,文明程度相对来说比雅利安人要高得多[7],但文明程度较低的雅利安人能征善战,征服了当地人,鹊巢鸠占,就在印度河流域居住了下来。雅利安人在迁徙、征服的过程中,口头传播了一大批对神的赞歌,经过后人的整理,一直流传到现在,目前我们还能看到上千首,这就是吠陀,Veda。吠陀的主要内容都是宗教思想,并没有多少关于哲学的东西,只有几首简单的哲理诗说到了哲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吠陀传播的时间很长,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已经彻底变成了主要讲哲理的奥义书。奥义书和吠陀比起来,不同之处就是:吠陀是宗教,奥义书则是哲学。应该来说,印度哲学的源头,就是奥义书。流传到现在的奥义书有二百多种。不过,在不严格区别的情况下,我们通常把奥义书给包括到吠陀里去。

1),吠陀

广义的吠陀,有吠陀本集samhita、梵书brahmana、森林书aranyaka、奥义书upanisad等,这是流传在西北印度地区的文献总称。吠陀本集是对神的赞歌之类的,还有一些咒语、祭祀词等;梵书是吠陀本集的一些附属部分,是对吠陀本集的解释,基本上讲的是祭祀的起源、内容、仪规等;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部分,不过内容有些变化,不再只是宗教的内容,还出现了些思辩的东西、哲学的东西;奥义书基本上就是探讨的哲学问题。从吠陀本集过度到奥义书,化了六、七百年时间。

狭义的吠陀,只指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吠陀”。

四吠陀中最早的是梨俱吠陀,约在公元前2000年就产生了其中的最初一些,前前后后用了五百年左右方才完成。这是雅利安人在往印度迁徙的过程中对神唱的赞歌,他们祈祷丰收、祈祷打猎要有收获,祈祷要战胜别的部族,祈祷自然灾害不要来等等,比如说发大水了,他们要高声念诵一些赞歌以祈祷水神,这赞歌就成了梨俱吠陀的一部分。这些赞歌文献很多,先是口头的,直到很久以后才被记录、整理出来,流传到现在的,都是梵文写成的韵文,有10卷一千多首,各卷的内容,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很不协调,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作者根本不是一个人。

娑摩吠陀则是把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赞歌谱上曲子唱,因为基本上是从梨俱吠陀中选出的一部分而谱曲的,所以内容和梨俱吠陀差不多。现在见到的娑摩吠陀,有上、下两卷,多是从梨俱吠陀的第八、第九两卷中抽出来的。

耶柔吠陀是祭词,就是在祭祀中念的词,从形式上说这耶柔吠陀是散文,不押韵。现存有40章。

阿达婆吠陀和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不同,前三种吠陀[8]侧重于赞颂诸神,而阿达婆吠陀则侧重于驱邪镇魔,基本上都是些巫术、咒语之类的,比如出现了瘟疫、流行性传染病,阿达婆吠陀里的某些咒语就可以驱除瘟疫魔。现存的阿达婆吠陀,有20卷,里头开始出现了一些哲学的萌芽,阿达婆吠陀的年代相对来说比较晚,是公元前10世纪之后才有的。

吠陀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基本上可以分三个阶段:多神崇拜阶段,因为当时的印度社会有许多部落,每个部落信仰不同的神,所以在吠陀时期,梨俱吠陀中开始就是多神,比如太阳神、月神、火神、水神、雷神等等。吠陀阶段信仰多神,就是因为当时的部落不统一,各部落有各自的神。

第二个阶段是主神崇拜。先时多神,是因为当时部落很多,部落之间是会发生兼并战争的,“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9]”,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部落就越来越少了。兼并战争反映到宗教信仰上就是由多神向主神转变,原来的那些神,好多都没有了——被兼并的部落所信仰的神,有的干脆没有了,但为了“统战”的需要,还保留了极少数量的神。部落兼并到一定程度,渐渐地就形成了国家,所以多神崇拜慢慢演化成了主神崇拜。有些书上说是一神崇拜,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印度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所以也就没有形成过一神崇拜。

第三阶段是开始出现对神的怀疑,在怀疑当中去思维一些很抽象的概念,也就是开始探讨一些人生中最根本的东西。这时候出现的神,不象先前的神——先前的神大多有简单的自然对应物,比如水神、火神、树神、牛神等,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对应的神。那时候思想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太抽象的东西,凭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理解不了。比如说发洪水,解释成水神发怒,这就很简单。比如说响雷了,解释成雷神,这在当时是能够理解的,我们不能要求当时的人解释得了打雷的原理,这是近现代科学才能解释得了的。后来出现了一些神,就稍微有点儿抽象了,比如说焰摩,要是按照中国的神仙谱,就是阎王爷,这是管死后世界的[10]。对于这些神,有人起怀疑了,先时一个人、二个人、一小部分人怀疑,但慢慢地,怀疑的人越来越多,成气候了。早先人们对神是坚信不疑的,后来有人不信神了,这思想反映在吠陀里,就是劝人信,为啥要劝人信神呢?就是因为有人不信神,正因为不信,所以才要劝,他们劝人说信这神有什么什么功德。这些不信神的人,他们在神之外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世界的原因,寻找人生的意义,所以就提出了一些抽象的概念,这些,在吠陀中的反映,就是出现了一些有哲学意义的哲理诗,不过,这在当时毕竟不占主流,所以,吠陀中的哲理说,只有很少的几首。

比如说吠陀里有一首《无有歌》,这《无有歌》里提出了“无”的概念,说太初世界既不是无也不是有。现在看起来觉得这观点没什么,但在当时就是很了不起的。无、有的哲学意义是很强的,他们能把这无、有并举,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这思想已经很哲学了。先前的吠陀,要不然崇拜这个神,要不然崇拜那个神,根本没有有、无这样的抽象概念,《无有歌》里提出了无的概念、有的概念,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说明了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已经很高了。还提出了“太一”的概念,“太一”就是指宇宙最开始的那个情况,这就有点世界本源的性质了。你说某个神创造了世界,这是宗教思想;你说世界本源是“太一”,这就是哲学思想。

吠陀中还有一首《原人歌》[11],提出世界一切事物都来源于“原人”,都是“原人”的一部分: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足。这歌其实就是说宇宙现象和人类现象、人类社会是统一的,把原人看成世界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印度社会种姓制的特点,引出来了后来梵我同一的思想。

吠陀中还有一首《生主歌》,“生主”就是造物主,这儿还提出了“金胎”的概念,“金胎”hiranya garhba是一个卵,世界最初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卵,后来“金胎”裂开了,一半在上作了天,一半在下头作了地。这是古印度关于世界起源的一个理论,和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有得一比。

吠陀中还有一首《造一切者歌》,也是谈“太一”思想的。吠陀中有哲学意义的就这么几首。所以我们说吠陀时期,是印度哲学的萌芽期。

2),奥义书

印度哲学史上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产生在奥义书时代,这个时代大约是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奥义书从广义上说属于吠陀文献,但和吠陀本集等比较起来,宗教内容的比例已经减少,哲学思想的比例已经相当多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奥义书有二百多种,但现在经常被我们引用的、哲学思想非常强的,大概有十几种。这十几种奥义书里,印度哲学的基本概念全部都体现出来了。

最早的奥义书是广义奥义书、歌者奥义书。在中国古代的佛典中,没有奥义书这个词,有时叫成明论,有时叫成支论,不过这支论、明论,现在来对应的时候,有时候对应于吠陀,有时候对应于奥义书,好在奥义书从广义上来说也是吠陀的一部分,所以混淆了也没有关系——这混淆是因为中国古代佛典没有严格把吠陀、奥义书进行区分而已。

奥义书里的思想,在古代已经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到了中国,比如说佛经中出现有不少外道来给佛陀辩论,或者来向佛陀请益、切磋,这就透露了不少奥义书的内容,佛陀的好多大弟子,本来就是婆罗门教信徒,也带着婆罗门思想,就连释迦牟尼佛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学习的也是婆罗门,正因为他学习婆罗门,所以他后来在创立佛教的时候,来批判婆罗门,才能够批判到点上,不外行,使人信服。

奥义书内容十分庞杂,有宗教的,有哲学的,是一批很重要的文献。它有好多的作者,是古印度人在非常长的时间段里集体创作出来的,是数百年人的智慧积淀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古印度人他们自己说,吠陀、奥义书,都不是人写的,而是天启的圣典,这个天就是神,吠陀、奥义书都是神的启示。这是印度宗教拔高自己典籍的方法而已。

因为奥义书的作者非常多,所以中间出现了许多不一致的说法,而且差别相当大。所以我们既可以说它是个宝藏,也可以说它是个大杂烩,它把当时印度社会里的各种说法、各种思想都囊括起来了,所以,后来印度各种思想的源头,都要到这里来找。

奥义书虽然有这么多,时间跨度又这么大,作者又这么多,但它的主导思想还是有的:

第一是梵我同一思想。这是印度哲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思想。在印度思想界,包括近代、当代的印度思想界,也是一个主流思想。

所谓梵我同一,“梵”在吠陀里头没提到,但它是奥义书里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宇宙、世界一切的根本。婆罗门教思想家以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来自于梵,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在本质上都是梵。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别看千差万别,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东西,我们觉得千差万别,这是我们对梵的不正确的认识而造成的。后来说宇宙的本体、世间事物的根本,就是梵。这是婆罗门教的核心,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因。“我”,通常称为阿特曼,就是灵魂,它是生命的主体、情感的主体、记忆的主体。古印度讲究轮回、解脱,轮回、解脱得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是阿特曼、我。这样呢,婆罗门教在谈宇宙现象的时候用梵的概念比较多,在谈人生现象的时候,用阿特曼、我这个概念比较多。婆罗门思想家以为,宇宙的本体梵和人的主体我其实是一个东西。后来就说只有唯一的梵或唯一的我,他们把梵说成是大我,把阿特曼说成是小我。奥义书里有大量的篇幅来论述阿特曼,这是它的核心思想。世间一切事物就在于我们对阿特曼的不正确的认识,其实唯一的存在只有梵、大我。

婆罗门教之所以强调梵我同一,讲梵、讲我,有学者说是婆罗门教为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作论证的,他们说在社会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在宇宙中根本的实体是梵,这两个是等同的,他这个理论也是为了婆罗门种姓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作论证的。有这样的说法,说明了他们根本就不是宗教实践者。他们对佛教也有说法,说佛教为了破婆罗门教的梵我同一思想,强调无我,说生命现象中根本没有一个主体,宇宙事物中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本体。这就是因为释迦牟尼自己本身是刹帝利,是第二个阶级,后来又和商人关系密切,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代表印度四种姓中的刹帝利、吠舍这两个阶级,这两个阶级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是有看法的,所以他讲无常、无我,这是对婆罗门教的反抗。

奥义书的第二个重要理论是轮回解脱。所谓轮回,就是说这个人死后,重新出现一个新的生命形态,这一辈子这个人贫困,下一辈子可能是贵族,也可能是畜生,当然也可能是人,到底是啥,这是他的行为决定的,这行为在吠陀奥义书里叫业力,后来佛教也还是叫业力。业力就是说我们的行为不是做完就完了,它还要产生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影响我后世的转生情况。比如说一个小孩掉到水里了,我把他拉上来,这是善行,这个行为产生善的力量,它产生的力量影响我投生的情况,使我到善道去投生,那么我下辈子就可能成为天人等。我把什么小动物踩死了,这是恶业,它使我以后到不好的地方去投胎,到地狱里之类的。这轮回在奥义书里有不少论述,这是婆罗门教的主要思想。

随着你修行境界的提高,高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轮回了,这就叫解脱了。这思想,后来被佛教等宗教都继承了,不过各教给进行了符合自己教理的改造。吠陀、奥义书讲我、阿特曼,佛教讲无我,因为有我,所以婆罗门很简单:你做任何事情,负责的是阿特曼,你做好事,是你的阿特曼在驱使,你干坏事,也是你的阿特曼在驱使,是阿特曼发出了指令,让你去做某事的。所以,你的行为,由阿特曼负责。你的行为产生力量,是会有印迹的,这印迹就刻在阿特曼上,使得阿特曼投生时往好处、坏处去。所以,婆罗门教在这儿是要区分责任的,张三干好事,没有阿特曼的话,就不好办了,张三干好事,李四得善报,李四干坏事,张三遭殃,这哪儿行呢?不乱套了吗?所以,在婆罗门教看来,在奥义书里讲,他其实紧紧围绕阿特曼,在阿特曼上才有轮回的。解脱就是跳出轮回,按奥义书的意思,不管你再好的轮回状态,生到天堂,仍然是相对的,只要在轮回中,本质上就是苦,不管你是国王也好,穷人也好,你只要是在轮回中,你本质上就是苦。佛教也讲轮回,也是人生的本质是苦,但讲无我,所以论证起来很费劲儿的,为了论证无我,佛教在早期、后期,各不同的派别,都用了不同的说法,好多好多,很复杂的。大乘瑜伽行派讲阿赖耶识的时候,应该来说确实说得很圆满,但仍然很多人理解不了……因为这里不是说佛教的,所以不多扯。

解脱到底是该咋解脱呢?凭智慧,奥义书说的智慧就是梵我同一。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梵,认识不到这个道理,就陷入无知,因为无知,就有分别心,就会认为面前的所有东西都是实在的,那就有了执著、就痛苦。你要是认识到了梵我同一,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梵的显现而已,从本质上说根本没有这些东西,你就不会为了这些所谓的东西而去执著,也就没有痛苦了,这就进入梵我一如的境地,也就跳出轮回了,也就达到解脱了。

这儿一定得注意,这思想确实是奥义书中的,但这是后期奥义书中的,商羯罗重新解释婆罗门教典籍,吸收了很多佛教的思想,所以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奥义书中也有不少是“抄袭”佛教的,有些弄不清的人,一看奥义书中有这思想,就说是佛教“抄袭”奥义书的,这是弄颠倒了。

奥义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它讲的世界物质要素,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奥义书里有时说一种要素,有时说多种要素。有时说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地,地这个要素就是事物的根本,有时又说一切事物都来自于水,水就是根本要素,还有些时候说是好几个要素等等。奥义书里说得最多的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其中的空,不是通常咱们说的虚空,咱们这样的理解,是受佛教的影响,不由自主就说成虚空,成下意识了。奥义书里说的空,是一种元素,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现在人说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五大都是物质概念。这些概念在印度思想史上影响很大,形成了印度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形成理论的积聚说。积聚说在解释世界现象的时候,以为世间的事物都不是单一因,是有好多元素合成的,人也是地、水、火、风、空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这种理论在印度是很有市场的,后来的胜论派、耆那教,还有佛教的说一切有部等,都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古印度说世界形成的时候,除了积聚说,还有一个转变说,它以为世界是有一个因转变出来的,比如后来的数论派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佛教的瑜伽行派也受这种说法的影响,不过瑜伽行派说识也不实在。

还有一个遮诠法,奥义书里也出现了,这一个本不是十分重要的,但对学因明的人来说,就必须得提提。它是说在认识事物本质的时候,要采用遮诠法,奥义书里说我们要认识梵的时候——因为梵是事物的本体,所以用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不能把握的,用正面的方法是不可表述的,用言语来讲梵,根本是不可能的,只能用否定的方法。你问梵是长的吗?不是!是圆的吗?不是,是红的吗?不是……只要你提出一个修饰性的说法、概念,它都否定,在否定中让你来体悟梵到底是什么,就是说它只能通过否定的方式让你来体悟,而不能正面陈述。奥义书里在讲最高真理的时候,都采用遮诠的方法,一直不是、不是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说它是什么都是不对的,只能这样让你体悟。

2,六派哲学

1),数论

数论派,梵文是samkhya,这个词咋给译成了数论呢?有人说是因为这一派列举了25个数,也就是25个基本概念,这数量比较多,就叫数论。还有人说是这个词的意思是思索、研究。所以,数论从字面上来说,有列举数的意思,还有思索、研究的意思。

数论派里头早期有一个著名的首领人物,叫雨众,所以,有些地方把这一派叫成作雨众外道。叫得更多的是迦毗罗外道,迦毗罗是数论派的创立者,所以就以他的名字而叫成迦毗罗外道。这个迦毗罗,他的年代,说不清楚,现在通常是说公元前300年左右。印度历史上年代问题很严重,他们的年代能准确到百年左右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数论派的早期文献,是《数论颂》,这和六派哲学里其他五派都不一样,其他五派人家都是先有一个经典性文献,《胜论经》、《正理经》、《吠檀多经》、《弥曼差经》、《瑜伽经》等,后人都是给经典作注,唯有数论派,他的文献不叫经,当然了,数论派有一个《数论经》,但《数论经》十分晚,是15世纪才有的,不过《数论经》虽然晚可也不是瞎扯的,一般都认为它确实符合数论派的思想,只是它只能代表后期数论派的思想。

最早的《数论颂》,其实也没有多早,大约是公元4世纪的,作者是自在黑。后来的数论派人物,都是给《数论颂》作注,最重要的有五家注释,其中有一家被传到中国,就是真谛法师翻译的《金七十论》,这个文献十分有名,因为佛教大藏经中只有《金七十论》和《胜宗十句义》这两个纯外道文献。

数论派比较重要的理论,第一个是因中有果论。数论派属于古印度的转变说——古印度的宗教,一般都比较讲哲理,它不象有些宗教只讲神灵崇拜,崇拜得不讲道理。他们对宇宙人生现象的分析、解释,是各宗教很重要的内容。这个转变说是古印度影响很大的解释宇宙人生的一个理论。转变说就是说:世界的生成,是有一个根本因的,从根本因这儿转变出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千差万别的事物。数论派就是转变说的代表性派别。数论派为啥持转变说呢?就是因为这因中有果。所谓因中有果,就是说:在因里面包含有果,因和果没有本质区别。比如说种子,后来长成了一棵桃树,数论派就说,这树苗,与种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桃树种子里头,本来就包含了结果——这棵完整的桃树,只不过在种子时没有把果给展示出来而已。就象受精卵就包含了这个人的全部生命信息密码一样。数论派说,这个花花世界里头千差万别的事物,实际上都是结果,这些结果其实在因那儿就包含着。所谓结果,实际上是处于果的状态的因,也就是结果潜伏在原因里头,原因与结果不过是同一个事物的隐蔽状态与显现状态,是同一物的因位与果位,所以数论派主张因果没有根本的差别。种子在没有长成果的时候已经包含果,只不过当下还没有显现出来,这就是因中有果。数论派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说是一种果,它们是由一个根本因转变出来的,这个根本因在转化出世间之前,已经在自身内部包含了世间现象,这个因果理论就叫做因中有果论,这是古印度很重要的一个因果理论。

数论派第二个比较重要的观点是它的自性说。因为数论派持因中有果论,人们很自然的就要问:你说世界的生成是有一个根本因的,那么,世界的根本因到底是啥呢?数论派就说是自性。有些地方给译成世性,鸠摩罗什译的《中论》青目释里头就是世性。数论说自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因,这个自性,它是物质性的东西,也有给叫成元初物质的。什么是自性?就是世界生成之前的那么一个最初状态的东西,是世界没有展开之前的那个精微状态,或者叫成混沌状态也行,你是感觉不出来它的,因为我们人是它展开之后才出现的,这个状态只能从理论上认定。它的存在怎么被认定呢?就是推理出来的。说这个世间生成一定要有个原因,这个原因我们给叫成自性。这是数论提出的很重要的概念。

数论派第三个重要的理论是三德论。说,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根本因,自性,那么自性到底是咋演化出现实世界呢?三德理论就是解释这个演化的。

三德的“德”,Guna,就是事物的性质。三德是指构成自性的东西有三种性质,哪三种性质呢?喜、忧、暗,真谛法师把喜译成萨埵sattva,把忧译成罗阇Rajas,把暗译成多摩Tamas。《金七十论》里说,世界上的各种物质现象,都有三种成份或三种性质,就是喜、忧、暗,三者是一体的,“喜忧闇为体,照造缚为事”,体是自体,事是属性。三体就是三种特性、性质。喜,表示光明、喜悦的性质,忧,表示运动、痛苦、激动的性质,暗表示静止、阻碍、懒惰的性质。“喜忧闇为体,照造缚为事”就是说“喜”的属性是“照”,“忧”的属性是“造”,“暗”的属性是“缚”。照指的光明,造是运动,缚是指束缚。这就说明了,所谓自性,是世间事物没有展开前的一个状态,它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东西,它转变出来各种现象之后,本质上也还是物质性的,无论是自性还是它转变出来的东西,都是由三种成份构成的,这三种成份就是三德。

这自性,按照数论派的说法,它是元初物质,是事物的根本因,它在形成世界之前,是没有展现的状态,但它不是单一的成份,它有喜、忧、闇。处在自性状态的元初物质,三德是均衡的,就是说喜、忧、暗三者谁也支配不了谁、势均力敌,三者互相制约,谁也不占优势。三德平衡的时候,是什么也产生不了的,只有三德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世间事物才开始出现,自性就开始转变出万物,然后生命现象出现了等等,五花八门的现实世界就成就了。数论派解释事物的变化,就是用三德这个概念的,无论自性,还是自性开始转变之后出现的东西,里头都是三德。

数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神我。神我是精神性的实体,有的给译成“我”,但这个“我”和阿特曼那个“我”不一样,梵文就不一样,这个神我是purusa,阿特曼那个我是atman。神我是数论派提出的一个精神性的实体。数论派的自性是物质性实体,是转变出事物的根本因,神我是精神性实体。直接转变出世间现象、人生现象的是自性,但使自性转变出世间现象、人生现象的是神我,就是说,自性要转变出世间现象来、转变出人生现象来,必须有精神性的实体神我对它起作用。直白点说就是:神我对自性起作用、发号使令了,自性才开始转变出万事万物。只自性,是转变不出事物的。这个理论被引入生殖崇拜研究里头,他们说自性是阴性,神我是阳性,阳性作用于阴性,把阴性的自性的三德平衡状态给打破了,这才生出人类、生出世间现象。就是说世间现象本身是来自于阴性的自性,但离开了阳性的神我也是不行的。他们还比喻说,神我是父亲,自性是母亲,小孩由母亲生出来,父亲没有直接生小孩的功能,但要是没有父亲的话,母亲也不能生小孩。数论就是这样解释人生现象、世界现象的产生的。

《金七十论》里头讲自性、神我的关系,就象瞎子和瘸子,瞎子看不见,瘸子走不动,这是很麻烦的事,他们俩合作,瞎子背着瘸子,瘸子指挥,瞎子跑路,世间现象的生成、人生现象的生成,就是自性与神我合作的结果。

神我作用于自性,自性就生出万事万物,这个演化过程是咋样的呢?神我这个精神实体作用于自性这个物质实体之后,使自性有了精神、意识作用,等于是把精神、意识功能传给了自性,这样,自性就有了精神作用。这个精神作用、意识作用,就是“觉”。要是说人生现象的生成,就是从曚昽的混沌状态,渐渐有点儿意识了。要是说世间现象,就是说由混沌状态的世界,开始出现精神、意识。按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生命现象开始出现了。这作用不是来自于物质自身,而是来自于神我。这就叫“觉”。觉虽然是精神作用,但它实质上是物质的,不过沾了点精神性的灵气而已,它并不是精神性东西,它还是自性里头的三德。

有了“觉”之后,进一步转变出“我慢”。“我慢”就是自我意识,就是自己把自己和别的相互区别的意识。

接着就有了“十一根”,就是身体的器官。包括“五知根”是认识器官,眼、耳、鼻、舌、皮。“五作根”是指行动器官,比如舌(指发声器官)、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根(类似于佛教的末那识,意根)。

“我慢”在产生十一根的同时,还产生“五唯”,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唯”又生出“五大”。就是地、水、火、风、空。这样世间现象、人生现象就成就了。这25个概念是数论派的基本概念,通常称为二元二十五谛,这是数论派的基本理论模式。

2),瑜伽

这个瑜伽派,习惯上说它也是六派哲学里头的一个,但其实来说,它的哲学理论几乎没有,它只是一个修行系统,它是把数论派的理论拿来直接用了。有人说:瑜伽是有神的数论,数论是无神的瑜伽。

瑜伽,yoga,是联合、合一、结合的意思,直译应该是牛轭,是一种用牛作农活的工具,就是凭它来控制牛的,后来引申成瑜伽,它的定义就是控制,还解释成相应,指和真理相应。

瑜伽是古印度各派都修的,它的起源很早很早,印度河文明最早就有瑜伽——人们发现了公元前23世纪的印章,上面刻着的神像坐姿就是瑜伽禅修的坐姿。在吠陀时期还接着讨论瑜伽修行,奥义书里头也有六分瑜伽等等,修瑜伽主要就是要控制你的心理作用、意识的。

瑜伽派的根本经典是《瑜伽经》,这个《瑜伽经》倒不早,大致是公元前2世纪,为啥说是这个时候呢?当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语法学家,叫钵颠阇利,他是公元前2世纪的人,这个年代比较确定。瑜伽派的创立者也叫钵颠阇利,瑜伽派的创立年代搞不清楚,有人就说创立瑜伽派的钵颠阇利和那个语法学家钵颠阇利是同一个人,于是就说瑜伽派也是公元前2世纪创立的。

《瑜伽经》其实是钵颠阇利把当时流行的瑜伽修行给归纳总结写成的一个文献,他把上古的瑜伽禅修进行搜集整理提炼而已,并不是《瑜伽经》出现之后印度才有瑜伽禅修的。因为《瑜伽经》是把先前的瑜伽禅修进行梳理而成的,所以《瑜伽经》出现之后,不少人给它作注释,注释的人太多了,成了气候,这就有了瑜伽派。

《瑜伽经》有四卷,其中第四卷是后来追加的,前三卷相对来说早一些。《瑜伽经》一开始,在第2条经里就给瑜伽下了定义:说瑜伽是对心的抑制。心作用有五种,第一种叫正知,就是正确的认识,包括现量、比量、圣教量。量论是印度哲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它展示了印度哲学中的认识理论。现量是感觉,比量是推理,圣教量是权威者的话。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在数论派、瑜伽派里,就是这三种,这是正知。在瑜伽派看来,正确的认识也是要抑制的。第二种是不正知,也就是对事物的错误认识,这当然更得控制。连正确的认识也得抑制,错误的更没话说了。也就是说,只要是认识,就得抑制。第三种是分别知,就是对事物进行区分,给它加上各种概念,说这是桌子,那是茶树等等。这也是要抑制的。第四种是睡眠,做梦了,这也是一种意识现象,也需要抑制。第五种是记忆,也是一种心作用,也要抑制。在瑜伽派看来,人的各种观念、概念,不管你是对的也好,错的也好,统统都要抑制。《瑜伽经》以为,这五种心作用,是要通过长期的修习与离欲来进行灭除,它有一套修行方法,用这方法来控制心作用。通过修习、离欲,达到一种三昧状态,这就是瑜伽派追求的境界。

三昧有四种:有想三昧、无想三昧、有种三昧、无种三昧。与三昧有关联的是等至,其实也是三昧境界。等至有四种:有寻等至、无寻等至、有伺等至、无伺等至。这样,和三昧有关系的,《瑜伽经》里提到这八个概念,不过八个概念并不是说有八种状态,其实是有重叠的。

有想三昧:你要控制心作用,各种观念、概念,都是心里想出来的,有想三昧就是说在这个状态里,还存有思索、概念、观念等心理活动,尽管对它们有所控制,但它们还有,不过比平常要少得多。

无想三昧:把各种观念、概念、心理的各种思想活动都控制住了。

有种三昧:思想、行为产生的业还存在,当然了,已经是很细微的了,不然就不是三昧状态。但是,你的行为还有些不善的东西在伴随着你的思想,因为它的存在,所以还能引发你的轮回。

无种三昧:有种三昧时还能使你轮回,你把引发你轮回的给它消灭掉,就是无种三昧。这就接近最高层次了。

这是四种三昧。

有寻等至:以粗大的东西作为禅定对象,比如主观的语言概念,在这个禅定过程中还有观念、意识的。

无寻等至:以粗大的东西作为禅定对象,但是把那些概念、观念给消灭掉,不过灭得不是很彻底而已。

有伺等至:以细微的东西作为禅定对象,但还是有一些概念、观念的东西在。

无伺等至:以细微的东西作为禅定对象,但是那些观念、概念都消除了。

这四种等至其实都不彻底,所以严格来讲,它都属于有想三昧,这就和有想三昧重叠了。它和有种三昧也是重叠的,因为要是不彻底的话,你还是会轮回的。

这四种三昧、四种等至就是《瑜伽经》里讲的修行达到的层次。《瑜伽经》设置的最高目标,是通过无种三昧,进而达到法云三昧。

法云三昧,按照《瑜伽经》的描述,是要获得一种辨别智,辨别自性和神我,自性、神我都是数论派的东西,瑜伽派现在就给拿过来直接用了。数论派要求自性和神我分离,各自独存,这才是解脱。数论派说自性和神我结合,就产生了世间现象、也就有了人、有了轮回,也就有了痛苦,修行就是要把自性和神我分开。瑜伽派拿了数论的理论过来,也说修行就是用辨别智把自性、神我分开。数论派对理论体系讲得多,说人生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自性、神我结合就出现了,这个讲得比较仔细,还说要想解脱的话,就得把自性、神我分开。瑜伽派讲得多的是要想把自性、神我分开,具体该咋作。也就是说,瑜伽派关注的是怎样实现数论派提出的目标——把自性、神我分开。

瑜伽派说抑制心作用,获得辨别智,通过辨别智,就把自性、神我分开了。瑜伽派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八支行法,就是八个步骤。

第一是禁制。这是说你确定要修瑜伽了,你必须遵守戒律,有五条,能作到的话你就修,要是作不到,你就修不成。不杀生、不妄语、不偷、净行、不贪。这是对瑜伽行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是劝制。这是说修瑜伽行者最好要做到这些。这和禁制比起来,那是必须做到的,这是最好做到的。也有五条:清静、满足、苦行、诵读、敬神。

第三是坐法。就是姿势,这是有规定的,瑜伽的姿势有很多种,我那儿有瑜伽图解,需要了你们拿过来看看。这些坐法有利于你控制心的作用,歪七扭八的不好修行。

第四是调息。就是对呼吸进行控制,修瑜伽对呼吸是有要求的,象咱们说的气喘吁吁地你就一定修不起来。

第五是制感。就是对身体器官的控制,让器官和相应的感觉对象脱离接触,使得感官基本上不起作用。本来眼是看东西的,现在你不要看,因为看见好东西你就会想要的。本来耳朵是听声音的,现在你不要听,因为听见某些声音你会动心的等等。这样,认识对象对你没有影响,这就有利于你修行达到三昧状态。

第六是执持。就是心住一处,就是把精神集中到一点上,要高度集中在那一点上。佛教里头的“鼻端白”等也是这个道理。

第七是静虑。是执持状态的延续。

第八是等持,等持也叫三味,就是静虑状态的进一步延续、程度的加深,最后达到主客观完全没有区分了,这是最高的境界。

瑜伽八支行法的前五支是外支,后三支是内支。前五支是修行的准备阶段,重要的是内三支,内三支合起来叫总制。总制能够产生神通。总制的对象不同,根据对象的不同而修行,获得的神通也不同。最高的总制是获得对自性与神我的辨别智,有了这辨别智,就能进入无种三昧、法云三昧,能息灭诸哭,跳出轮回,这样你就解脱了。

《瑜伽经》产生之后,影响很大,除了不知好歹的顺世论,其他各派基本上都借鉴了。后来瑜伽形成三个修持方面。一个叫智慧瑜伽,是以禅定修行为基础,侧重哲理的研究,通过哲理研究来获得宇宙人生的真理,以达到解脱。第二种叫信仰瑜伽,是侧重瑜伽的敬神,敬自在天,认为真正的崇敬神,对神的感情达到纯忘的高潮,就能达到解脱。第三种叫坐法瑜伽,是瑜伽八支里前五支的东西,以坐法、调息、苦行等作为手段,来磨练修行者的意志,来完善宗教道德,以这种方式来获得解脱。现在有不少人把瑜伽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了,瑜伽训练班就是干这个的,这和坐法瑜伽稍有关联,但几乎和宗教瑜伽可以说没啥关系。


[1]隋吉藏(549-623),《三论玄义》,见大正藏第45册第0001页中栏。在唐澄观(738-839)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三中是“心遊道外即称外道”,见大正藏第36册第0099页下栏。

[2]具体请查《佛光大辞典》,里边解释得可复杂了。

[3]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见大正藏第44册第0099页下栏。

[4]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九,见大正藏第35册第0797页下栏。

[5]比如《显扬圣教论》卷六说,“於五明处精勤学时……速疾证得所知障净。”见大正藏30册第0507页上栏;《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说,“五明处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证圆满所知障。”见大正藏第30册第0696页上栏。

[6]古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上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根据信仰不同,古印度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印度是传统的印度教信仰区,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信仰区。后来东巴、西巴发生战争,印度、苏联、美国等国势力干预,东巴、西巴后来分裂成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7]A.L.巴沙姆 主编,《印度文化史·第2章 印度河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

[8]前三种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有时候在佛教文献中叫“三明”,或者“三吠陀”。

[9]《杨文公谈苑·仙游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23页。

[10]《梨俱吠陀》第10卷第14曲是《焰摩王赞》。

[11]《原人歌》:原人之神,微妙现身,千头千眼,又具千足;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巍然站立,十指以外。唯此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唯此原人,不死之主,享受牺牲,升华物外……原人之口,是婆罗门;彼之双臂,是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彼之胸脯,生成月亮;彼之眼睛,显出太阳;口中吐出,雷神火天;气息呼出,伐尤风神……

Visits: 5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