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笔记(1)

中亚一带,是吾非常向往的地方。这里分布着很多前苏联分裂后的民族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等。比如哈萨克斯坦,那是托洛茨基被流放过的地方,也是他被驱逐出境之前最后待过的前苏联领土,他和他的夫人在经济落后的当地,过着传统的耕猎生活,在当地脏兮兮的大巴扎里讨价还价。哈萨克斯坦还曾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流放的地方,但是当地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沮丧,因为相比于西伯利亚的监狱,这里的日子已经算很可以的了,他还可以阅读除了《圣经》之外的其他书籍,包括从莫斯科寄来的最新的小说和杂志。像吉尔吉斯坦,是我最喜欢的著名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祖国,他的《白轮船》、《断头台》、《一日长于百年》等等,一度让我非常倾倒。他主张:最高的道德(真理)应该是文学创作的起点。这在形形色色、每况愈下的作家群体中,就像雪白的天鹅那样高贵而孤独。

在阿拉套天山的山麓,伊犁的外侧,是著名的楚河河谷,玄奘大师曾经到过此地,当时,唐朝的势力还没有覆盖这片区域,这里是突厥人的天下。玄奘大师在今天的托克马克,也就是那时候的“碎叶城”,看到城内各种胡人杂居通商,城外种植着黄米、小麦、葡萄,人们穿着毛毡制作的衣服。从此往西,还有数十座城池,都在突厥的控制之下。玄奘大师在这里遇到了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可汗带着大批人马尽情奔驰田猎,全身穿着从唐朝买来的绫罗绸缎,大帐的穹顶上装饰着耀眼的金花,仪仗队威严勇猛。玄奘大师说:虽然只是帐篷里的君王,却也极具尊严华美。碎叶城一带还兴起过如雷贯耳的八剌沙衮和虎思斡耳朵这两个历史名城,其实,这都是碎叶城一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地方还是那一个。喀喇汗国和西辽帝国都如风而逝,现在唯一的残留,就是一座绿色敏感词的宣礼塔,其主体部分早已崩坏,还是前苏联时代修复的。西辽帝国吞并了喀喇汗国,后来又被成吉思汗摧毁,从世间彻底消失了。

吉尔吉斯的伊赛克湖,就是吾在小说里写过的那个湖。它是中亚最美丽的湖泊,就像一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大地的面颊上。据说,王石老师曾经对这个湖泊也是一见倾心,不能自已,决心与吉尔吉斯合作,在湖边开发豪华度假区,吸引中国游客。他把吉尔吉斯的权贵请到北京,住进五星酒店好生款待,结果却发现他们喝光了房间里所有的酒精饮料,导致酒水费远远超过了房价。一番交涉之后,王石放弃了这个浪漫的梦想。在他之前,还有很多西方投资者也怯步于当地的投资环境,铩羽而归。虽然这里一直是前苏联人民的度假地,但是,迄今为止,酒店管理还是一项闻所未闻的事业,当地人一直都是按照老祖母招待借宿者的方式来接待度假者的。西方的旅游指南上说,此地属于“不来也不会遗憾”的旅游选择。在这里能见到的游客,也几乎全体都是前苏联的人民。

伊赛克湖的南侧,一个小镇上坐落着一所军事疗养院。前苏联的加加林等宇航员,还有一些作家,曾经在这里疗养过。白天去湖里游泳,中午做做按摩什么的,晚上痛饮伏特加,在食堂里四人一桌,吃统一的套餐,房价100块人民币一夜,含三餐费用。所谓三餐,基本上就是面包、面条、土豆、汤和腌黄瓜这类的,根本不好吃,但是可以吃饱。这座疗养院是由二战时期的日本战俘修建的,日本战俘在中亚一带修建了很多建筑物。如今,年轻的战俘已经成了耄耋老人,他们为之而战的那个帝国,俘获他们的那个巨无霸国度,也全都成为了过眼烟云。

前苏联人民虽然过得不富裕,但却都有度假的习惯。境内也修建了很多的疗养所,价格都不贵,设施简单,不需要是中产阶级也能够带全家出来度假。

Views: 78

《中亚笔记(1)》有5条评论

      • 没推广的话,确实能看到的人很少。建议你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主动告诉自己的朋友,看到的人会多一些。此外,你是否同意将你的博客公开收录到“入驻写作者”(https://blogatlarge.com/list/ )页面?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看到。

        回复
          • 抱歉回复得晚。收录到“入驻写作者”,对是否被国内搜索引擎检索到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入驻写作者”也几乎很少人看到。这个网站目前的流量低到可以忽略不记哈,网站首页(不含入驻者博客)一个月才一千个独立访问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