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高敏感和高共情能力在同一个人身上是一种诅咒”。这一定是一句能够引起现代人极其强烈共鸣的一句话。
与他人交往时不知如何是好、经常因为他人一些不经意的反应而自责,甚至在脑子里上演了一整集电视连续剧、即使是与熟悉的人在一起,也常常会担心自己的话语会引起误解……大家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然后发现原来这叫做“高敏感人群”或者“讨好型人格”云云,究其原因,不外乎“我们的共情能力太强了,所以经常委屈自己去照顾他人细小的的情绪”。一个强颜欢笑的受伤者形象就这样成为了这一人群的精神写照。
更进一步,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有一个“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的童年”,而且都发誓绝对不要自己的下一代(如果有的话)经历自己遭遇的一切;他们要么熟练地使用“能量”、“内耗”、“精神力”等一系列玄妙的词汇,一起加油鼓劲;要么一边抱怨他人共情能力低,一边不断告诉自己要向身边铁石心肠的人学习。
总而言之,他们总是扮演着“受害者”的形象。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路上迎面遇到一辆自行车的经历?一瞬间会惊慌的,对不对?没有社交常识的人在“遭遇”他人时,就像是不曾骑过自行车的人面对着一辆像自己迎面驶来的自行车一样。因为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只能胡思乱想。而当代的我们更像是只在书本上学过“怎样骑自行车”。因而在遇到上述情况时能做的只是盯住自行车的车轮或者把手之类的。但一个真正骑过自行车的人会怎么做呢?
还要看骑车人的状态、当时的路况等一系列不局限于“这辆自行车”的因素。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不要去想,而要去看。”意思是我们在领会一句话的含义时,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这句孤立的话上一路探究,而要去“看”这句话的情境。说话的人、ta在何时、何地、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了这句话?
只有对情境的觉知,才能导向理解。离开情境,即使是“1+1=?”也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例如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还是一升水加一升酒精。
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了,所谓“高共情力”的人恰恰是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孤立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上,然后由此往深处延展开去,由此导致了自己的痛苦。其实我自己也算是一个所谓“高敏感”的人,从小到大没少听过身边人安慰我说“你想多啦,我没有那个意思的”。但是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释方法看来,我恰恰是缺乏“共情能力”的人。
我做不到觉察他人所处的具体情境,因而面对对方抛来的举动,我只能机械地、努力地从自己的角度为其寻找动机,然后应对。人在面对未知时,恐惧和焦虑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因此那些“想多了”、“想得到回应”……大概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己的担忧——ta会不会不喜欢我、觉得我做错了?
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那么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呢?这里我当然无法像网络上常见的“人际交往大V”一样给出你一二三几条建议,或者告诉你你要“停止内耗,保护自己的能量场”。我能讲出来的可能是一句像是口号一样的话:“学会把人当人。”
这是一句同样在社交网络上被用烂了的话,但是放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它会变得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你也许会问:“我当然知道要把人当人啊,否则我怎么会去在意他人的情绪呢?”是的,但这只是最基础不过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要在与具体的不同人接触时关注到ta的经历、ta的处境、ta的发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与ta展开交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把对方当作“人”,而不只是不同于自己的“环境”。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的不是从自己出发,而是要看到我们面前的每一个人。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一定是比强迫自己做个铁石心肠的人要让人舒畅得多的事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兽。”人类必须走那样的路。即使是生活在被称为“原子化社会”中的我们,也无法逃避心中对彼此联结的渴望。否则你要怎么解释心中放不下的那份“敏感”呢?
也许你又会问:“但是如果我去这样时刻体会他人的处境,会不会因此失去自我呢?”我的答案是:“不会,恰恰相反,你会因此而最终成为你。”如何去理解他人的处境、拥有多少能够看到不同可能的想象力、做出怎样的选择,在此之中有千千万万不同的“我”。
View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