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人有一颗勇士的心

奈飞上了好多日韩剧集,而且都有中文字幕,真是好福利。所以每天中午都挑一部来下饭。下饭剧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长,也不能让人过于心绪难宁。如果能顺便练一下听力就更好了。所以这几天在看《野武士的美食》,每集40分钟左右,轻松愉快,恰到好处。

这个剧的第二集在豆瓣上被喷得很厉害。说中国拉面这么丰富,为什么挑台北的,又说,台北拉面不好,又不代表中国拉面不好。老实说,根据剧情,剧组选中国/台北拉面应该是想到这个结局肯定是中国人受不了的,台湾人大概还行。没想到,只要没说中国拉面好好好,怎么都是不能接受的。 试想一下,如果结局是苍蝇馆子里的惊艳美食,是不是豆友们就觉得舒坦多了? 可是,以我有限的经历,除了纽约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的一些中餐馆外,很多海外中餐厅真的是又脏又难吃,隔了不知几夜的微波炉叉烧,咸得要死的烧鹅,千篇一律的酱汁,其实也不怪他们,生意不好,总是要在食材上下功夫省钱的,于是生意更加不好。 不可说,也不会改。按下不表。

看了八集之后,这个剧给我的感觉已经从美食剧转为心理剧了。男主角是个刚退休的老头,家有贤妻。野武士从何而来?原来是老头每逢遇到心理困境时,就会不由自主幻想出来的一个角色,说得更妥当一点,就是他想象中的另一个他——比现实中的他更勇敢,更正义,更自在。野武士总是能声张正义、收拾宵小,他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就那么赤剌剌地展露真我。这不就是许多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么?当然,现实中的男主角通常都做不到那么勇敢,总是在他纠结要不要挺身而出的时候,就有身边的其他人做了应该做的时候,化解了困境,比如女服务生严厉告诫吵闹的食客不能影响他人等。可见,面对所谓的恶,十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但是不代表另外九个人都是默认随从,只是还差那么一点勇气。在第八集里,他最终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虽然口气比想象中的野武士弱了很多,也委婉很多,但是,能讲出来就是迈出了一大步,而且效果远好于他之前所以为的。这与我看过的一些反校园霸凌的书很相似,面对霸凌,只要旁观者能站起来说一句no,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想象一个勇敢的形象是一个很有用的心理纾解方式。谁都有做傻事和出糗的经历,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排解这种尴尬的。我会在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对自己说或者激励或者安慰或者开导的话。在公众场合摔得很难看,回家后才发现出门时衣服穿反了,重要场合说错话用错词了,凡此种种,我都会听到那个声音说,没事的,继续。有时那个声音会说,搞砸了吧,快叫妈妈。我就真的会叫一声妈妈,然后这个事情就过了,真的没什么了。前几天我女儿也跟我说,她突然意识到一二年级的时候在班里说了一些傻话,而且现在那些同学仍然与她同班。我说,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怎么还记得。她说,挥之不去啊。我说,那你每次要钻地洞的时候,就想象妈妈在你边上,妈妈会怎么说?她说,妈妈肯定是觉得不要放在心上的。我说,对,你就想象妈妈在你边上,妈妈在告诉你怎么做,然后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有效,过几天问问她。有时人就缺那么一点点勇气,幻想出来的形象虽然是一种虚妄,但是也许恰好就能提供那一点点勇气。

这个剧也许不适合年轻人看,它更适合中老年观众。我在生活里有过的一些细节在这个剧里都有体现。比如,眼部开始衰老,医生说,吃什么补品都没用,出门就戴墨镜对保护眼睛至关重要,然后遵医嘱,戴墨镜,然而戴习惯了,进了室内也忘了摘。又比如,体检发现一个指标不对劲,要复查,心理紧张得要死,觉得天快塌了,然而复查下来并无大碍,顿时又觉得阳光明媚,活力满满。又比如,在商店里试用一样小贵的东西,正在赞叹它果然品质上佳时,店员过来甜言蜜语一番,就超预算剁手了。又比如,在高大上的欧洲餐厅吃西餐,不习惯用叉子吃意面,当然,男主角在野武士的感召下,问服务生要了筷子,可见西餐厅真的提供筷子啊!(我下次也要试试,毕竟多年以来在家里我也是用筷子吃沙拉吃意面的。)

最后要贡献几句给剧中的贤妻。她虽然是家庭妇女,但是很有自己的生活,合唱团,瑜伽班什么的,男主角退休后的日子和她相比,寡淡许多。而且和许多几乎想要无孔不入监控老公的妻子不同,她非常信任男主角,除了每次出门时关照他不要多喝酒,就没有什么别的管控了。虽然是根据剧情设立的完美角色,但是完全合理,只有一个人能好好过,才可能在两个人的生活过好。嗯,感同身受,我不能说自己就是如此完美,但是那样的贤妻的确是我想要成为的。多说一句,贤妻是铃木保奈美演的,年轻时的大美人,至今毫不掩饰鱼尾纹满满,仍然美丽动人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