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质感


本以为一本书都是关于英国贫困调查的,但其实更类似于短篇小说集的做法,把其中一篇《贫穷的质感》作为了本书的标题,其余相关的篇目大多关于政治,是纪实性写作,但又不像非虚构那样对主人公的描写那么细致,主要还是作者本人的英国见闻录,并且通过一些社会理论罗织整合,因此可以说这是透过作者的立场去看一部英国纪录片电影。

本书立场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对鲍里斯与撒切尔此等政客的所作所为不无痛心疾首,文字之间的嘲讽显而易见。我曾经也与作者一样痛恨新自由主义的伪善、冷漠,现在也还是这个观点,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极权,那还是万恶的市场能让我活得痛快一点。

每一篇都写得好,写老工党和左派的困境,不仅清晰地写出了他们的主张,而且在较短的篇幅内阐述清楚了他们的前世今生,是了解英国当下政治的好路径;写社区文化和居民互助小组,在作者的喜爱与赞同加持下几乎没有任何缺点,也让我十分向往那种附近的空间,但可能描述得过于乌托邦,或者是有选择地书写,有不真实感;此外关于英国历史文化的两篇写了猎巫和体罚儿童,是很有意义的科普。

看完最大的感触是全球历史的殊途同归,问题的地方化、具体化当然有其意义,然而一切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经济周期必然不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反复出现一样,很多全球共有的问题,不能倚靠虚假的「自身特殊性」得以避免。简言之就是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当然肉食者鄙,没什么好说的。

我的私人观点依旧是这是个匮乏与丰盛交织的时代,当下不带立场的审视社会的症结,以我自己的认识来看,需要解决的是分配而不是生产。

书摘:

《英国民间观察:附近、公共和在地的造乡》:
图书馆之于英国人的重要性,好比《量子论》之与爱因斯坦,“世上只有一件事也是绝对要知道的,就是图书馆的位置”。英国人不一定知道雨伞在哪里,却肯定知道图书馆的位置,它甚至是一个心理坐标。孩子们放学后会跑去看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围成小甜甜圈,一直看到家长打哈欠为止;老书虫们会不露声色,频频光顾,圣诞前两天还能看到他们捧着某个封皮难看的版本、挑三拣四的身影;失业人士会隔三差五进去蹭暖气上网,在几寸见方的隔离板里等候天使的垂青;流浪者们会卷起铺盖,搭上一块小毛巾,径直走进他的洗手间,慢条斯理的把自己梳洗成哈里王子脱离王室之后的样子。此外图书馆还是社区资讯中心,小到“呼啦圈减肥协会”,大到“反抗灭绝运动”(Extinction Rebellion),都可以在它的广播墙上找到。


羡慕英国无论多么小的村庄都有一座图书馆,而且永远有民间组织运营,达到收支平衡,因此是永续的。昨日看到一条令人心惊的博文:痘印能有这么高的日活,是因为此地有许多人根本没有能力阅读SNS。

总觉得自己对贫瘠有想象力,其实远远不够。能够阅读SNS尚且是一项需要培养的能力,何况是阅读书籍。而且由于公共教育起的作用大部分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很难培养阅读兴趣,因此学生们变成要么在看教辅书,要么在读男频女频网文,不是说完全不能读网文,但是比例很重要,大剂量的言情修仙,没有丝毫难度的阅读体验,可能是阻挡人们阅读严肃书籍的巨大绊脚石。

能不能在学生时代遇上能启发阅读的老师,是个运气问题,而在东亚模式下,仍旧是升学能力强的学生会被分到更优秀的老师。一个悖论。

Views: 4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