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危机》视频私教课官方笔记

更新:2018年4月2日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秦晖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全球化危机”的学术演讲。演讲内容和本文几乎相同,全文链接如下:

秦晖:21世纪的全球化危机(上) – 澎湃新闻 秦晖:21世纪的全球化危机(下) – 澎湃新闻

(以下是正文,原豆瓣日志发表于2018年2月18日)

主讲人:秦晖
出品:明白APP
整理人:怀空
声明:整理自明白APP出品的秦晖教授的15天免费视频私教课《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危机》(课程已下线)的官方笔记(关注“明白APP”公众号,发送关键词“第一讲”~“第十三讲”可依次获取)。我做的工作仅仅是把六十多条零散的微信消息聚合为一个完整的文档,以方便学习和携带。版权归明白APP所有。欢迎公开发布和传播。怀空 2018-02-18

第一讲 民粹主义:特朗普到底是啥玩意儿?

1.引子

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打败希拉里,当选总统。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胜利是民粹主义的复兴,这将对美国和全球局势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他放言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让人对中国的制造业前景感到担忧。

本讲课程中,秦晖老师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个事件切入,从历史角度来分析现实问题。秦老师将带领读者追溯“民粹主义”的起源,讲述俄国民粹派与美国人民党的发展流变,并提纲挈领地厘清了“民粹主义”是如何从正面词汇变成了负面词汇。

最后,我们会发现,虽然特朗普遭到很多人厌恶,但他却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清华秦晖教授私教课《21世纪全球化危机》第一讲,为你一一道来。

2.金句

(1)所谓的民粹主义就是人民主义。

(2)俄国民粹派还有一句话,叫做知识分子应该跪倒在农民面前。

(3)所谓美国例外论就是说美国要比西方其它国家要更优秀。

3.划重点

(1)什么是民粹主义?

从词汇本身来讲,民粹主义来源于俄语的“narodnik”和英语的“populism”,但该词本身并没有精粹的含义,词根都是人民。

民粹主义其实就是人民主义,或说平民主义,一开始并没有贬义。

(2)美俄民粹主义相同点:

19世纪时期,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都是民粹主义的代表。它们带有很强的底层色彩,代表了农民对城市的反抗,通常被视为左派。但两国的农民诉求不同,所以在具体的倡议上有很大区别。

(3)俄国VS美国民粹主义特点:

在俄国,民粹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民粹派,他们自称为“人民的精粹”,想要联合俄国农民,强化农村公社,抵制私人家庭农场。俄国民粹派认为选举制度非常糟糕,他们提倡劫富济贫的平均主义,以多数人的民意进行社会管制,实行专制制度。

在美国,农民是个体农场主。美国人民党是农业联盟性质的政党,它主张维护独立农场,反对集体化,支持市场经济。在政治上,人民党嫌当时的美国不够民主,要求发展民主政治,支持普选制,呼吁更加自由的舆论环境,积极参与民主选举。

(4)总结:民粹主义从正面到负面的流变

所谓民粹主义,一开始在美国是一个正面词汇,甚至被认为是美国卓越主义(美国例外论)的独有特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民粹主义逐渐变成了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大家提到民粹主义,更多地是想到俄国民粹派的一些专制主张,这些主张对美国的民主政治造成了一定威胁,逐渐遭到厌弃。

4.延伸阅读

本讲中提到的美国左派和美国社会中的政治行为,想要了解更多,可阅读李普赛特的《政治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进一步了解西方政治学源头,可阅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在本公号内,收听林猛老师为“约书呀”栏目领读的《政治学》。点击左下角“约书呀!”即可进行收听。

第二讲 群己权界论:公域与私域你分得清吗?

1.引子

第一讲中,我们知道“民粹主义”的含义有所演变。不仅如此,民粹主义还会对公域和私域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公域与私域分别代表什么?

我们该如何区分?

19世纪末,严复用文言文翻译穆勒著作,将“群己权界”的概念引入中国,让国人了解公域与私域之分。

但,明白什么是群己权界还远不足够,还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参与公民生活。

2.金句

(1)公共领域是要民主,个人领域是要自由,这就是群己权界。

(2)将同性恋、性解放、堕胎这些都视为资产阶级的罪恶,其实是搞错了——恰恰相反,在西方,这些都是传统的左派诉求,反对这些东西的往往才是右派。

(3)民粹主义往往会以整体人民的名义侵犯个人。

3.划重点

 (1)核心观点

民粹主义是对西方基本政治制度中的公域和私域的冲击。

 (2)西方社会秩序

 本质:西方自由秩序的本质就是要区分公共领域和个人领域

 群己权界论:公共领域要民主,个人领域要自由

(3)左派与右派的共识与争论

•           共识:认同群己权界

•           争论:权界的边界

实例:社会保障问题:左派认为这属于公共领域,而在右派看来这属于个人领域。个人情感问题(同性恋、堕胎等):左派认为这属于个人领域,而在右派看来这属于公共领域。

(4)民粹主义的危害

•       民粹主义不光会以整体人民的名义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它还会以街头运动、集体暴力等方式破坏民主程序,最极端的做法就是以人民领袖的名义垄断公共决策。

•           这两种做法的共同特点就是破坏、颠倒了群己权界。

4.延伸阅读

了解严复翻译西学背后的知识关怀,可阅读美国汉学家本杰明·史华兹所写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

第三讲 反思民主危机:特朗普得胜意味着什么?

1.引子

怼天怼地的“孤胆键盘侠”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聪明一世的美国选民们都傻了吗?

民粹狂欢的背后,民主是否会“走向末路”?

秉承多数人意志的美国民主政治,又将何去何从?

2.金句

(1)民粹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

(2)特朗普上台并不是民粹主义的胜利。他是民主的胜利,也是民主派的失败。

(3)你今天可以是左派,也可以是右派,但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则,人人都应该遵守。

3.划重点

(1)核心问题:特朗普当选总统,是民主的胜利,同时也是民主派的失败。

(2)美国历史上的民粹主义

右派民粹主义:用民主理由剥夺个人自由

实例表现:麦卡锡主义,打着反共旗帜,迫害、打压个人。

 左派民粹主义:用集体暴力破坏民主法制

实例表现:美国黑豹党运动,在民权幌子下进行的暴力活动

(3)为什么是民主的胜利?

根据特朗普本人的背景来看,他属于“三无”候选人,即“无钱”,和其他竞选者相比,资金实力不够;“无人脉”,没有从政经历;“无舆论”,媒体一边倒对他口诛笔伐,没有舆论造势;他的选民并没有受到特朗普个人背景的影响,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意志判定,自由投票。

(4)为什么是民主派的失败?从特朗普本人的背景来看,他的当选没有太多人为干涉的痕迹,充分表达了民众的自由意志,反驳了民主虚伪论。但是由于他本人行为不当,反而应证了不受操控的“真民主”同样有问题。

(5)特朗普危机的实质特朗普当选背后所反映的美国民主问题,其实是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不仅美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有国家都将面临这一挑战。

4.延伸阅读

了解美国总统选举,可阅读游天龙、林垚、华建平所著 的《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美国总统选举通识读本》,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

第四讲 混乱的左右之争:到底谁有理?

1.引子

 – 历史走向终结,尽头就是民主的康庄大道?

 – 全球化的混局,最后一人如何自处?

 – 我们以为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实历史早已有所警告?

2.金句

 (1)特朗普的言行的确“不正确”,但他这个不正确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以往所谓“正确的言行”效果不佳所引起的反弹。

 (2)中国模式的崛起,实际上使得左右都陷入了困境。它将迫使福利国家降低福利标准,迫使自由经济重塑贸易壁垒。

3.划重点

(1)核心问题

民主制度在21世纪所出现的问题,在历史上早就有体现。

(2)再看特朗普当选

 – 特朗普不是希特勒,也不会成为希特勒;

 – 特朗普“糟糕的言行”,是政治正确负面效应的反弹,也是冷战以来全球化危机的一个反应。

(3)历史终结了吗:反思一战

– 如何看“十月革命”?

一战的结果是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但由于“十月革命”推翻沙俄政权,本来应该是新生的民主正确,却和德国单独媾和。

 – 新生的民主国家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倒退,表现为:专制复辟、极权政权、世界经济危机。

(4)历史从未终结

– 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危机的表现:

A.经济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欧洲经济衰退;

B.政治方面:阿拉伯“从春到冬”,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

C.民主的内部分裂。

– 全球化下的中美模式:

中国崛起与特朗普当选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背后其实是有逻辑联系的,并且潜藏着危机。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并不是单纯的一方战胜另一方,反而有可能出现“两不靠”的更糟糕的结果。

4.延伸阅读

 – “历史终结论”得名于弗朗西斯·福山的同名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中文版可阅读“理想国译丛” 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第五讲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钱都跑到哪儿去了?

1.引子

 – 为什么被“白左”吊打的特朗普,很大程度上却成了穷人的“救星”?

 – 掘金不够温饱,“美国梦”的奇迹是否已经崩溃?

– 世界经济的跷跷板两头都起不来,钱都去哪儿了?

2.金句

(1)近代文明的两大柱石,即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如今都面临空前严重的挑战,严峻的程度不亚于1930年代。

(2)特朗普的当选让华尔街和硅谷都不喜欢。但是,穷人们喜欢。

(3)社会平等与不平等,除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外,发展的模式所起的作用更大。

3.划重点

(1)核心问题:全球化造成一个现实,即在经济上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2)20世纪末对人类社会判断的误区

– 两个主流批判:文化一维批判,世界不平等批判;

– 解读批判

 A.文化多元论无法解决移民带来的问题;

 B.国家与国家在全球化中逐渐走向趋同,但是国家内部的分化仍然存在。

(3)经济奇迹的陷阱

– 经济奇迹并不能够消除国家内部的分化。

(4)如何看待经济奇迹?

– 速度不重要,模式更关键。

A.通过进口替代获得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从而忽略了制度建设,虽然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经济奇迹,但是国内阶级分化将趋于严重。

实例:拉美国家,南非。

B.通过吸收资本,输出商品,既解决国内的劳动和资本问题,同时也效仿西方发达的制度进行建设,缩减国内贫富差距。

实例:亚洲四小龙代表的东亚模式。

(5)结论

– 全球化范围内的人类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但是这并不是奇迹常态化就能解释的。

4.延伸阅读

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掀起了全球热议,本讲可谓是与此书的对话。了解更多,可阅读中信出版社的中译本,2014年版。

第六讲 讲究“稀缺”的资本市场:钱是最重要的吗?

1.引子

-市场经济,到底谁说了算?

-人民的海洋如何淹没资本的礁石?

-有钱就能任性?没钱一定出局?

2.金句

(1)市场经济中的要素多样化是很普遍的,绝不能仅仅变成是劳资二元的对立。

(2)不同的生产要素,它们要在一个契约的背景下结合在一起,然后才会有经济产出。这个经济产出中各个要素的所有者就会得到了各自的回报。

(3)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签订契约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实力是不平等的,过剩要素就是吃亏。

(4)只要是自由经济,吃亏的人可以不干。那他之所以干,就是因为他认为是不吃亏的。

3.划重点

(1)核心观点:平等与经济体内部生产要素分配有关。

(2)双顺差有助于实现平等化

-双顺差是什么?

A.贸易顺差:出口大量廉价商品

B.资本项目顺差:外资大量涌入

-双顺差带来什么?

A.经济高速增长

B.影响经济体内部要素分配

(3)不平等的实质

订立契约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不平等。

(4)现实中的实力不平等

-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劳资关系

提供资本的股东不少,但是提供劳动力的经理人很少,所以在华尔街的劳资关系对比中,股东其实处于弱势。

-农业社会中王朝更迭期的劳资关系

在农业社会,每当王朝交替,天灾人祸带来人口锐减,土地富余。所以地主需要大量的佃农耕种土地,这个时候作为劳动力的佃农比作为土地资本控制者的地主反而更具有优势。

(5)结论

市场经济中,平等与否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

4.延伸阅读

想要更多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可阅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第七讲 国家博弈:谁能在抢饭碗的混战中获胜?

1.引子

越富的国家,反而失业率越高?

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谁更容易找到工作?

全球化竞争激烈,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吗?

2.金句

(1)即使商品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而人员不能自由流动,也不排斥在这样的全球化中,劳动和资本实际上都能得到重新配置的机会。

(2)输入商品就是输入劳动。

(3)对于廉价劳动力,资本家都喜欢,反而是阶级兄弟不喜欢。

3.划重点

(1)核心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要素博弈的结果是:资本稀缺,劳动力过剩。

(2)全球化以前的西方国家

重要特征:国内资本过剩,劳动力稀缺;具体表现:对外面向全球投资;为国内劳动力带来高收入和高福利;对于社会平等的影响:劳动力谈判筹码增加,促进社会平等。

(3)全球化以后的西方国家

重要特征:双向流动——国内资本对外输出,国外商品大量输入;双向流动带来的问题:

A.国内劳动力饱和甚至过剩;

B.单向纳税,税基减少;

C.旧有劳动力无法适应新兴产业。

最终结果:失业率增加;对于二次分配,即福利的要求也在增加,同时海外投资增加了富人的收入,从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第八讲 南非启示录:制度畸形下的经济奇迹能走多远?

1.引子

全球化下的南非经济奇迹,竟然只是昙花一现吗?

“劫穷济富”的诅咒,将永远存在于劳动力输出国吗?

先进制度倒灌,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金句

(1)左派和右派,其实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利益结构。

(2)资本不再稀缺,劳动不再过剩,这个过程有利于中国的穷人和劳动者。

(3)中国现在有些左派朋友,跟在西方左派背后反全球化,莫名其妙。

3.划重点

(1)核心问题

全球化在资本输入、劳动力输出国产生的结果。

(2)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良性趋势

理论逻辑:不同要素之间的跨国流动,会使得整个在国际范围内各种要素的回报都趋于平等。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A.经济总量增加;

B.优良的制度输入:福利制度、人权制度、保障制度等。

实际例子:亚洲四小龙内部比较平等。

(3)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恶性循环

种族隔离时期:黑人施行流动劳工制度,在城市里是低收入,低保障的流动人口,而部落里的留守人口则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民主化时期:种族隔离被打破,大量黑人涌入城市,同时黑人本位制度实行,驱逐白人等政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4.延伸阅读

在秦晖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南非的启示》中,秦老师关于南非问题有更多更详细的精彩论述,感兴趣的学友可以深入阅读,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第九讲 昂纳克寓言:东德差点吞并了西德?

1.引子

-在真实的历史中,德国统一以东德(民主德国)并入西德(联邦德国)的方式而最终实现。

-而在秦晖教授讲述的历史中,东德竟然占有巨大优势,乃至可以吞并西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且看秦晖老师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环环相扣,为大家讲述几乎成真的“昂纳克寓言”。

2.金句

(1)如果实行昂纳克寓言式的安排,制造业萧条就不会发生在东德,而会发生在西德。东德将出现比原来多十倍的烟囱。

(2)昂纳克寓言式的胜利的确会是东德对西德的胜利,但是肯定不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更确切一点,其实是专制资本主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胜利。

(3)这个寓言在德国仅仅是寓言······但在全球范围内也一定只是寓言而已吗?

3.划重点

(1)东德、西德的真实历史

-真实的历史中,东德并入西德,柏林墙倒塌,两德实现统一。东德实现了西德式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有了西德式的强势工会;

-在真实的历史中,经过私有化等政策后,东德的产品与西德相比不再具有竞争力。此后资本投资愈来愈少,东德的制造业开始衰落,高高的烟囱被教堂尖顶所取代,旅游业焕发生机。但东德就业人口依然大量流入西德,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

(2)昂纳克寓言中架空的历史

-在昂纳克寓言中,东德的独裁者昂纳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转了一圈,霎那之间,他就被西方的花花世界深深吸引。回到东德后他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保留政治体制不变。他不搞西方的高福利、强势工会等制度,但将十分廉价的商品输出到西方;

-在昂纳克寓言中,萧条发生在西德,而不是东德。因为东德建立了一大片低工资、低福利的血汗工厂,资本将抛弃限制过多的西德,转而涌入东德。资本跑光后,西德的福利制度和强势工会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3)总结:

在昂纳克寓言中,柏林墙不必倒塌,东德也没有对外输出社会主义,但它的野蛮资本主义将取得胜利。这是属于东德的寓言,而对全球化的世界来讲,这有可能并不只是寓言那么简单。

第十讲 福利与债务困局:西方之路错在哪?

1.引子

-高福利就意味着高负债吗?

-高福利、低税收,就是自寻死路?

-右派管理不好国家,左派上台就能扭转局面?

本讲之中,秦晖老师将抛开左右之争,为您直指遍及全球的“福利与债务困局”。

2.金句

(1)无论是自由放任,还是福利国家,都可能会有很多弊病,但是都不能得出一个政府高负债的结论来。

(2)现在这个债务困境,既不能怪左派,也不能怪右派;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既怪左派,也怪右派。

(3)所谓“国家能力危机”,说穿了无非就是借债太多,财政赤字太高。

3.划重点

(1)什么是国家能力危机?

学者福山的态度从乐观走向了悲观,但他还是相信西方的制度能够成功。福山一直强调国家能力危机,而危机的表现主要就是借债太多,财政赤字太高。

(2)国家困局表现

国家困局体现为政府与老百姓的冲突,经济上有高负债,但本质是福利与税收的矛盾。

(3)谁造成了国家困局?

通常而言,左派主张高税收、高福利;右派主张低税收、低福利。这两种主张各有问题,但应该账面平衡。这两种主张,在逻辑上都不能直接导致高债务;左右派共同造成了高负债,而不是由其中一方单独造成。这是因为,双方都站在民主的平台上,都要为老百姓说话。因此,双方的主张都是挑老百姓喜欢听的那一面讲得多,不喜欢听的那一面就讲得少。老百姓喜欢左派,是喜欢左派的高福利;喜欢右派,是喜欢右派的低税收。两边的主张老百姓都喜欢一半,也就是带来好处的一半;正是这种“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态度,让国家陷入了困局。

(4)总结:不能只用美国霸权解释西方经济困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因为美元和黄金挂钩,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美国的确拥有真正的霸权;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依然坚挺,这就不能继续简单地用霸权理论来解释了。现在的美国高负债和希腊高负债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延伸阅读

针对国家能力危机,福山还提出国家构建的命题,想了解更多,可阅读《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学林出版社,2017年版。

第十一讲 全球性透支效应:民主政治怎么办?

1.引子

-全球化世界中,一些国家在疯狂借钱,一些国家在疯狂花钱。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在透支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民主政治的正常表现吗?

一切,由秦晖教授为您一一解答。

2.金句

(1)世界经济史长期以来都有这么一个怪现象——凡是最强大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通常都是有巨额贸易赤字的。

(2)谁掌握了无限的权力,谁就应该承担无限的责任。

(3)统治者愿意向老百姓亮帐本,其实都是财政赤字造成的。

3.划重点

(1)成为国际货币的两个条件

条件一,国家发行的货币要稳定。如果它随时可能贬值,谁都不愿意用它,或者谁都不愿意持有它,它就不可能变成国际货币;条件二,发行货币的国家,必须有巨额逆差的贸易。如果没有逆差,一个国家的货币再坚挺,别的国家也没有办法获得。

(2)特里芬悖论

货币稳定的基础应该是长期顺差,巨额贸易逆差将使得货币稳定性越来越差。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一方面要保持稳定,一方面有巨额逆差,这就形成了悖论关系。

(3)全球性透支效应的形成过程

非全球化时代:老百姓通常愿意牺牲自己的福利,以换取民主制度。所以东欧剧变后,休克疗法下的通货紧缩政策在东欧的许多国家都取得了成功;全球化时代:一方面,老百姓已经得到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国家的债务扩容越来越可以通过透支、借债这些办法向全世界进行稀释。老百姓感受不到通胀危机,自然就越来越不愿放弃自己的福利。

(4)全球性透支效应带来的影响

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透支,而透支就是借债,另一些国家将这种借债当作一种投资,从而形成了闭环;现在这个透支游戏已经越玩越大,这就会导致福山所谓的国家能力危机:国家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民主体制的财政基础变得越来越薄弱。

第十二讲 小政府与大政府:哪种存在更有理?

1.引子

-有人说,最好的政府是管制最少的政府,所以他们选择了小政府。

-有人说,最好的政府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所以他们选择了大政府。

-那么,小政府与大政府,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政府?

-到底存不存在最好的政府?

本讲之中,秦晖教授将为您深入剖析小政府与大政府的合理性。

2.金句

(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在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一种“不可能的最好政府”和“不可遇的最坏政府”之间的选择问题。 

(2)信仰自由,政教分离、世俗政府,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种宗教概念,而是一种制度概念。

(3)西方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而且这个误区是左右派共同造成的,就是把文化问题和制度问题混为一谈。

3.划重点

(1)全球化之前的政体冲突:小政府与大政府

-支持小政府的人认为,最好的政府应该是管制最少的政府。这种体制下,人民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相应地减少了福利和纳税。这是一种低福利、低税收的制度模式;

-支持大政府的人认为,最好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在这种体制下,人民追求尽可能多的福利,相应地增加了约束和纳税。这是一种高福利、高税收的制度模式;

-总体而言,小政府和大政府的选择上,存在着天平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能在权力和责任中找到平衡,实现全责对应,那么无论哪种政府,都可以持续运作。

(2)全球化时代的的政体冲突

-从理论上讲,将小政府和大政府优点结合在一起,而且摒弃掉它们的缺点,形成一个“最好的政府”,这是不可能的。这时,人民只能选择“次好的政府”,即小政府或大政府;

-如果西方想要改善这一危机,政府和人民必须签订一个协议。给多少权力,就对应多少责任。给马儿吃多少草,马儿就跑多少步;

-如果不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就会出现不可能的最好政府和不可遇的最坏政府互相对峙的局面,现有的民主框架的持续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3)文化冲突与制度冲突不应相互混淆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治面临着与三种势力的冲突:神权政治、世俗威权政治和世俗民主政治。但这种政治制度的冲突,非常容易让人误解为基督教与穆斯林等宗教的文化冲突;

-制度冲突和文化冲突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强制性

A. 如果在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选择信仰某种宗教,那就是文化冲突;

B. 如果被强制信仰某种宗教,那就是制度冲突;

C. 简而言之,就像西餐与中餐,如果单单选择吃哪种,那就是文化冲突,如果强制吃西餐或中餐,那就是制度冲突。

第十三讲 反思危机,改良制度:文明弥合有可能吗?

1.引子

-为什么凯末尔改革之后,土耳其实行比较彻底的世俗化制度,却仍然不被欧盟接纳?

-为什么埃尔多安执政后,土耳其又开始走向了相反的神权政治?

-全球化时代,文明弥合还有可能吗?

答案并非不证自明,一切仍待我们继续追寻。

2.金句

(1)西方一直不愿意接纳土耳其加入欧盟。这是后来土耳其发生逆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西方应该反省。

(2)神权政治的威胁本质上不是一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如果真的要对移民进行甄别,那实际上就是对神权政治的甄别,而不是对伊斯兰的甄别。

(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是纯粹的西方问题。正如没有什么问题是纯粹的中国问题一样。

(4)我从来不主张历史决定论。从来不主张人类社会是必然的从比较坏的变成比较好的,但是人类社会应该追求一种比较好的前景。

3.划重点

(1)文明弥合的反例

-土耳其在凯末尔改革后,成为伊斯兰世界中最世俗化的国家。因为苦求入欧盟而不得,导致现在已经趋向于向神权政治靠拢。

-进入欧盟的条件不是看现阶段国家的贫穷或富有,而是看财政状况是否平衡。从经济上看,土耳其的财政状况良好,发展迅速,没有越过马斯赫利特条约规定的GDP红线。反观已经加入欧盟的一些国家,财政状况十分糟糕。因此,欧盟不接纳土耳其是没有理由的。

(2)制度的归制度,文化的归文化

-神权政治的威胁本质上不是一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排斥神权政治不等于排斥某种宗教,它们一个是制度问题,一个是文化问题,要对其作出区分,不能混淆。所以,西方如果接受移民,一定要考察移民对西方制度是否认同。信仰自由,政教分离、世俗政府的原则必须得到遵守。

(3)总结:反思危机,改良制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是纯粹的西方问题。正如没有什么问题是纯粹的中国问题一样。同理,全球化时代,危机从宏观上看起来与我们无关,然而微观之下,没有纯粹的他人问题,每一个人都处于旋涡之中。切莫心存侥幸,坐井观天。

-虽然在21世纪,全球化危机涌现,可只要我们还在追求善,就要彻底反思现状,承认现有制度的不完美,逐步改善缺陷。这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义务,也应该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信念。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携手共进,而不是共赴毁灭。

社科研究者。自由主义者。女权主义者。Blogatlarge.com博客平台站长。
文章已创建 12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