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算个涉猎广泛的“听歌人”。有时候听到意境宏大思想深刻的作品,激动地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招来的却是对方的不屑“不就是一首歌娱乐而已犯得着嘛”。自讨无趣之余,感叹娱乐文化的日渐肤浅。我想说的是,虽说“文载道,诗言志,歌咏言”,歌曲这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出生似乎就只为抒发情感而已,较之诗文少些高雅严肃。但正因为其通俗性、易于传唱传播,因此也是极好的“载道言志”形式。《毕业歌》“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号召鼓舞了多少热血青年矢志报国。贵党早期“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策也是利用了歌曲的这一特性嘛。
好吧,切回正题,其实我想说的是人文关怀。正如在台湾解除戒严前,作品的创作自由曾被艺术家们作为言论自由来争取一样,流行歌曲具有公共言论的特性,甚至有时候堪比时评。因此歌曲中的人文关怀不在于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引发了其他人关注某个群体思考这个问题。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冲击下传统文明和文化的留存问题的思考;郑智化的《补习歌》让人们更加关注应试教育对学生群体的异化和摧残;杨祖珺的《超级倒霉小市民》对劣质食品和环境恶化的愤慨对于当前的中国仍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周云蓬的《中国孩子》对中国儿童险恶生存环境的刻画则令人感觉如芒刺背。例子很多不再列举。问题怎么解决?这是社会的责任。作为歌曲而言,我认为它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
最后承认我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可能过于狭隘肤浅。(晕,貌似这是24大装13句式之一?)好吧,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