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型硕士(RMSS)就读体验 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感悟


前言

感谢怀空老师建立了这个站点~虽然已经申请这个博客域名大半年了,但是愧疚地拖延着,一直都没有开始建设它(滑跪),现在终于缓慢启动了,安慰自己better late than never!最近陆续有一些拿到offer的朋友来询问我就读硕士项目的感受,于是昨晚兴之所至写了写发在豆瓣Women in Social Science小组里。就当这是一个为博客开荒的契机,打算把自己以前写的一些东西也搬运存档在博客里。

其实到荷兰以后有不少次想要记录的冲动,甚至也有文章开了头,但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去年的夏天太过丰富灿烂,似乎省去了哪一段旅程、哪一个故事都令人可惜,但是又没有精力仔仔细细地都写下来,只是偶尔再从相册里捡回一些活泼的记忆。开学后度过了一段兵荒马乱的适应期,还经历了一阵identity crisis,还好一切都过来了,最终我稳固地重建起了生活。然后就是在漫漫的冬日里,谈天、学习、家务、玩乐,有几次旅行,算来也走了欧洲的不少地方。

现在正在冬季的尾巴,翘首期盼春日的到来。虽然地上的无名小花一大片一大片地开,柳枝也绿了,有名的郁金香园还有半个月就要开门迎客,但是今天阿姆还下了大雪,让人疑心春天的到来是否只是我们互相安慰以捱过长冬的说辞。不过还好,家里的暖气让阴雨连绵的冬天变得不再可怖,居于室内时比上海还暖和很多。

到荷兰已经半年多,似乎是应该回头检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的。但我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之大,让我很难为自己当下的状态下什么定论。本科的时候我是惯于写作和分享的,但现在羞于再回看当时写下的过于私人、亲密和热烈的剖白(aka我曾沉浸其中并错觉美好的恋爱经历…),或者说,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我都试图去否定过去幼稚而天真的自己,来确证自己现在的成长与成熟。但如今的自己分明是构筑在过往的经历上的,如果没有那些过去做过的傻事和走过的弯路,现在的我也一定是一个不同的人。

Anyway,我也不知道会在这里有多少personal的记录,总之先放上新鲜出炉的就读体验吧!在豆瓣发帖为了过审有一些自我审查和被迫阉割,在博客会把真实想法悉数补充上去。

正文从这里开始!

我去年拿到University of Amsterdan(UvA)的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aster (RMSS) offer之后有分享过一些申请经验,很高兴有不少人觉得有用XD最近又有不少offer-holder想要了解这个项目的体验,现在自己已经入学半年,想着多少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就读的体会,也许可以帮到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

分享中肯定会有一些比较主观的部分,特别是我本科的学院学术氛围比较浮躁(虽然排名不错,但不注重基础的学术训练或科研;很多教授授课都比较水,且内容陈旧、没什么国际视野;大陆的学术自由就更别提了,教授偶尔讲到敏感话题会说不要录音拍照,更多的教授直接避开任何可能带来风险的话题);同学间互相卷、竞争激烈(因为只给30%的A&A-,而大家都需要好看的GPA升学和就业)。两相对比下来,我对自己现在读的硕士项目还挺满意的,也希望自己的就读体验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项目设置

我所在的研究型硕士一共两年,每年两个学期,每学期三个block。第一年基本都是授课,第二年根据你选择的方向有不同安排。我自己是interpretative的track(也就是定性研究),所以第二年会有比较长的fieldwork的时间(也可以不在荷兰做fieldwork),然后就是thesis。授课除了第一个block两门必修,其他的课程有不少的选择余地,分为methodological electives和thematic electives。

似乎项目正在经历大幅度的restructure,因此一些课程明年开始不会再开。比如key debates in gender & sexuality的教授说因为sociology msc的项目会开一个gender & sexuality的track,所以rmss项目中的这门课就不再保留了。虽然目前关于restructure的信息还比较有限,但授课的教授和学生都比较不满,因为课程在没有跟教授商量的情况下就被砍掉了+每门课程的人数可能增多(而且近几年还在扩招),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准话,所以还是再等等看。如果有喜欢的但不在项目里面的课程,可以和study advisor商量去跨选其他专业的课程,但是多一门课会让人过得非常辛苦,一个block两门课是比较推荐的workload,workload后面还会说。

Cohort

我们这届因为扩招大概是有50个人(这点也令我们比较不满,因为课程并不像官网说的那么小班化),大部分是欧盟学生,背景也比较diverse,中国学生占10%左右。大家整体都挺chill的,会觉得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也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而且很多人是真的很热爱学的东西才来读这个硕士的,能看出来很享受reading和课堂的讨论:)

我非常喜欢rmss同学间的氛围!在这个项目里,教授明确说了不鼓励互相询问和比较成绩,canvas上也无法看到其他人的分数或者平均分,只能了解到自己的分数,因此不会有竞争和比较的感觉(commu sci就可以看到分数,朋友也说会更卷一些)。Cohort全员liberal和critical,经常会有参与activism的号召。大家都非常友善和supportive,如果有什么事没去上课,只要说一声群里就会有人分享笔记。群里经常有hangout的邀约,大家关系还蛮好的。负责和项目管理层沟通的学生代表,以及促进项目diversity的学生代表都很nice,会很积极地询问大家的反馈和意见并且传达。Group work目前体验都很好,大家都会非常认真地参与,积极地倾听和沟通,没碰到过freerider(也许因为是research master?但我也不确定)。

课程体验

其实我还没有上过特别多的课程,而且不同track的课程是蛮不一样的,所以我只能就我有限的体验讲讲。在议题方面,读的文献和上课关注的议题对我来说非常开阔视野,在这里读到了queer theory, crip theory, postcolonial theory等理论(在我本科的时候就非常少、甚至没有相关的课程会涉及这些),也会读到不少关于少数/边缘群体的民族志(disabled people/indigenous people/refugee/muslim immigrant/LGBTQIA+…)。当然这里关注的议题比较eurocentric,像欧洲的immigrants、refugee还有right-wing parties之类的,很少有东亚视角,对我们而言一开始都比较陌生,而这些对项目里其他大部分的欧盟学生或者在这里读完本科的学生已经是common sense了,所以会觉得有很多需要补的knowledge gap。不过课上每位教授都很欢迎我们分享自己国家的context,课程论文我也都是写的自己比较熟悉的中国的议题,感觉氛围还是比较inclusive。

qual这边教授讲课总体还不错,不存在照ppt念的情况,而且这个方向本身就会读到和讲到很多有趣的民族志。一般一门课每周一节lecture一节seminar,师生的讨论和互动很多,老师会平等和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presentation/作业也会给constructive feedback,都很会鼓励和肯定学生。

教授都很关心同学的mental health,如果有同学跟ta说大家因为作业stressed out的话,教授一般都会减轻作业量,我碰到过的有:延长ddl、降低字数要求、作业complete就给满分、设定完成作业就会给的最低分(8分,这在荷兰算是很高的分了lol)。如果期末季觉得身体/精神抱恙,也可以联系Study advisor说明情况,一般来说都是可以延长期末ddl的。

但workload还是大的,所以大家戏称欧洲衡水哈哈。block制真的非常紧凑,六周上课两周写期末论文,期末压力还挺大的,而且block之间没有break(不同学院不一样,我们是没有break的)。有一个小问题(对我来说无所谓,不过有的同学会比较在乎)是feedback给得不及时,不过很看老师的速度,快的老师可以一两周出期末的分数,慢的两个月不出分也有可能……

毕业去向

其实目前我还不算很了解毕业去向,因为找工作还不是目前的priority,也没有很积极地跟二年级的同学network…所以了解到的只是一些比较基本的情况。

荷兰的岗位制博士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我自己不打算继续读phd,所以没有特别去了解项目的placement,官方说法是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都会去读博。硕士期间还是有不少ra机会的(虽然有一些会要求荷兰语orz),教授们也乐于指导和帮助学生。

其实说到不读phd的决定,我也是自己慢慢figure out的,目前的想法也不算最成熟,暂且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本科的时候我对学术界有种理想化的想象,确实未曾规划过自己的职业发展,觉得这是一条自己并不排斥的道路,跟相熟的老师聊天时,他也觉得我资质不错(可是资质不错的人太多了lol),鼓励我有兴趣的话可以向学术界发展。

懵懵懂懂地过了一个申请季,现在回看会觉得无论是选校还是文书,都有许多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做得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不过很庆幸还是录取了UvA,来到了荷兰,如果知晓了这一切再重新选择,我仍然想要做同样的决定。在22fall申请季的末尾看了非常多的经验贴,其中大部分是申请社科博士的,隐隐觉得这条路太过辛苦,而我不是一个能坐冷板凳的人,在学术之外,有太多事情可以让我获得更多快乐了——旅行、动物、社交、艺术……我会期待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有明确的boundary,可以有时间去尽情探索。当然不是说进入学界就做不到如此,只是在我看来相对更需要efficient和self-disciplined,我感觉总是拖延(并为拖延而感到罪恶)、不够self-motivated的我可能并不很适合。

当我来到荷兰读了研究型硕士,获得了更多的来自同辈和教授的信息,开始对学术界祛魅。phd——(postdoc)——教职——tenure track只是万千可能性中的一种,还不一定是适合我的那种,看到越来越多的经验说每一关都很难过,我没有执念要参与这样的内卷竞争;学术界也远非象牙塔,之前自己对其纯洁神圣的想象与向往其实完全不符合现实的情况。我发现自己确实比较喜欢获取新知,但是限定在我感兴趣的领域(边缘人群/与我自身的经历能够relate的paper,比如最近读了一篇关于erotic practice的民族志我就非常享受),而且我对理论很不感冒(几乎是任何理论……),如果是一篇不感兴趣的文章,真的需要逼迫自己痛苦地读完,而且留不下什么印象。似乎比起在社科的某个方向深入钻研,我更期待自己能够对这个社会的运行以及其中的群体与个体有广博的了解,这完全不需要读一个phd才能达到,我现在的水平已经足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paper了。

那么暂且排除了学界,在荷兰的业界的话,我了解下来可能遇到的比较大的障碍,一是岗位要求荷兰语,二是需要找到sponsor highly skill migrant签证的公司,然后社科对口的junior岗位也没有那么多。目前我(因为懒)还没有开始寻找实习,如果之后有进度了会来更新的……

在经历过上海lockdown两个月之后,我彻底对ccp失去任何希望,也下定决心要移民。对我来说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和人权得到保障的地方太重要了,我的目标很明确,希望可以在荷兰连续待满五年并且入籍,拿荷兰永居还不够让我感到secured。理想状况当然是在毕业后的一年search year内找到工作(虽然目前还没有启动……)。不过未来那么长,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呢。但我目前的想法是绝不回国长期生活,哪怕无法在荷兰留下来,我也可以去别的国家。不知道几年后再看现在的决心会不会觉得幼稚,我跟很多值得信任的人都说过我一定要留下来的信念,似乎很少有人和我(在刚来荷兰的阶段)有同样的坚定。不知道不给自己留下回国的退路是好还是坏,但我目前对ccp执政的中国的未来看不见任何希望。在用尽全力离开之后,只想逃得远远的,并且不再回头了。

适应

我从没有经历过英语授课的环境来到荷兰,一开始在学业方面还是有点struggle的。本科的时候读英文的paper比较少(或者说本科就没有什么课前读reading的要求,无论灵魂在哪里只要肉身出席课程就可以了……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确实是这样的),到了这里之后每门课前都会有比较多的reading,有一部分reading理论性会比较强,读起来艰涩难懂,当时读得比较痛苦。在国内读本科基本都是老师一言堂的形式,但在这里会有很多seminar,大家会很积极也很轻松地参与讨论。刚开始我都没有勇气发言,需要想好每一句话该怎么说,才敢偶尔开一次口。

大概这样阵痛了一两个月,后来渐渐地习惯了读英语paper,在presentation和seminar发言时的紧张也有所减少,虽然还不算最为自如,但是回望刚开始硕士学习的状态已经有很多成长。

其实在学习的能力提升之外,我觉得更大的改变是心态上的,我想很多人也有相似的困扰,可以分享一下和大家共勉。可以说我一直是国内应试教育的佼佼者/既得利益者,善于在应试中得到不错的成绩,也曾习惯于以符号化的成绩/排名/学校的title来确定自己的价值,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肯定自己是优秀的/成功的,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这种思维方式还蛮典型的,但同时也很toxic,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些,我的identity不应该依附于如此脆弱而功利的价值评价体系而存在,我作为一个人的丰富度远不止于单薄的一个个标签,我不希望别人通过这些标签来猜测我、judge我,在放弃一些标签(比如受大家认可的名校,虽然学校和毕业生本人到底有多少关系是存疑的,而且排名高真的也代表不了什么……)带来的光环的同时,也会觉得更自由和不受限。荷兰也不是一个很看重学校出身的地方,WO(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并不会比HBO(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高人一等,但国内不同层次大学间的鄙视链太分明了,这种评价方式真的很不健康,我现在都没能完全摆脱这种内化的judgmental的评价体系(但一直在努力意识到并克服了!)。

我记得硕士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很挫败,在这里大家的英语都比我好、写的reflection都很深入,而我reading都看不懂,只能勉强对付作业。但又习惯性地想要维持“好学生”的身份所以push自己,觉得压力很大还去学校的therapist那边哭。Therapist跟我说,要告诉自己I’m doing my best now and there’s nothing else that I can do. 以及为学习和生活set boundary,生活远不止有学习这一部分,要多多享受和放松;读不完reading也是非常正常的,许多人都读不完(我当时assume其他人都有能力和时间读完,其实不然)。我也想着说,就当自己在这里读书是从零开始,学到任何东西都是进步,不用去和其他人比较,因为大家的生活和教育背景都太不一样了。

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有些恍若隔世,其实只是半年前哎,自己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不仅心态上放平了很多,也充分学会了拖延和摸鱼(bushi),还有了很多朋友给的emotional support,所以学业上压力和焦虑没有那么多了。

荷兰生活

独立生活其实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从一开始在异国的settle down,到后来日常的通勤、采购、做饭、做家务,其实体力和精神的消耗是很大的,有时候literally累到一回家就瘫倒在床。在漫长而阴郁的冬天很有可能经历或轻或重的seasonal blue,也会有难过的、自闭的时刻,偶尔也会想到以前轻松无忧的生活(当然是因为琐碎的繁重的家务被转包给了别人)。重建社交圈需要不少能量,我和我的不少朋友还经历了异国的分手,一开始当然很难捱,但是捱过去了一定有新的成长——对我来说,每一次分开都让我更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底线与需求,或者更简单地说,导致分手的原因是我在往后的亲密关系中绝不会接受的redflag,让我更明确自己选择partner的标准。这么理性地表达似乎很冷冰冰,现实中的相遇实际上是非常温暖与自然的,我一直感到很幸运遇到了现在的partner,并且期待可以在未来一同走更长的路:)

在这里独自面对的困难不少,但我从不后悔,并且非常感激自己来到了荷兰。在自由与民主实现得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empowerment。我能为我所在的社区该如何分配预算投出我的选票,并且知道it really counts;我可以不再掩藏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朋友在学校贴关于四通桥的海报(虽然总是被粉红撕掉,好气),参加白纸运动的protest,流着眼泪在公开场合大声喊出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我在学术上可以自由地探索,没有人会因为我感兴趣的方向敏感而限制我;我可以跟朋友在聊天时直言不讳地讲起香港、台湾、新疆,不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些都是我深深珍惜的,也是在故土上无法实现的。我不会放弃这些基本的权利。

我也很开心在荷兰有建立比较稳固的交际圈,很好地缓解了可能存在的抑郁(感谢豆瓣友邻和长毛象象友!我在荷兰的好朋友们大部分都是网上捞的,甚至去年我的申请经验贴还让我和partner在豆瓣第一次相遇了,but this is another story)。有朋友可以经常一起做饭吃饭、聊天吐槽对我来说真的会比一个人在家呆着好很多。正是朋友们的关照将我轻轻托举,让我觉得,我心安处就是我的家乡了。

后记

似乎本来只是单纯想分享一下就读体验中比较有公共性的部分,但是在博客上写着写着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又变得personal了。夜已深了,明天还要写不少作业,就先写到这里吧!

祝我的博客开张大吉!

Views: 17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